第10章 美麗的廣州1936
長嶺踏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美麗的廣州1936,重生1936我是王牌飛行員,長嶺踏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邢驍霏最擔心的就是體重,也不知道民國小哥哥是怎麼長這麼多肉的,這體格子,太豐腴太豪橫了!
就以這不到170的身高,超過190斤的體重,不走後門想進航校,那真是千難萬難。
別說筧橋蔣副校長瞧不上,就算換了邢驍霏自己當教官,他也不樂意收個190+的胖子當飛行員啊!這不是不太合適,是太不合適了!
可事情明擺著,讀不上航校,就沒機會飛,航校就是個鐵門檻,邁過這道門檻,才能拿到抗日空戰的入場券,邁不過,萬事休提。
縱然前世他是一名優秀飛行員,但今生如果沒有開飛機的資格,一身的武藝就等於直接廢了。空有青雲之心、衛國之志沒用,還得面對現實適應現實。重生者又能怎樣?難道虎軀一抖,就八方臣服、無往不利了?
所以對他而言,眼前沒一件事比進航校更重要。
如今聽聶先生這麼一說,有門!在廣州讀航校有望啊!最起碼,多了一條有用的門路!
聶先生的承諾讓邢驍霏異常興奮,加上喝了太多酒,他腦袋裡整個暈乎乎的。老聶孫哥在聊的東西,他基本上插不上嘴,就在一旁留神認真聽著,偶爾點點頭笑一下,倒也長了不少見識。像他們說的陳主席,廣東居然有這麼一個如此牛叉的大人物!尤其按聶先生的說法,這位主席不定還真的能幫他呢!
這,簡直,太好了!
雖然廣東航校是地方政府辦的,比不上筧橋中央航校名頭那麼響亮,但對邢驍霏來說,已經彌足珍貴。
他眯著眼睛美滋滋地想,今晚能和聶先生喝這頓酒,收益太大了,真是遇到重生後的大貴人了啊!
劫難悲傷的記憶,總會一點點淡去,生活,總是要繼續下去的。在大家相聚之間,談談說說中,船上也慢慢恢復了一點生氣,不再像之前那樣壓抑和悲苦了。
又過了一天,大船終於離開海岸航線,駛入珠江口,停泊在廣州郊外長洲島旁的魚珠碼頭。
經歷過這麼一段銘心刻骨的苦難航程後,船靠岸的那一刻,船員和乘客都從內心發出了一聲歡呼:
“靠岸了!”
“終於靠岸了!”
不過,魚珠碼頭是個海港,離廣州城區還有不小一段距離,貨船留在魚珠卸貨,聶先生邢驍霏他們幾位旅客,還有祝家父子帶著母女的遺體,要再轉乘一艘小火輪,沿珠江逆流而上。
又用了兩三個小時,回回轉轉,終於抵達了位於廣州城區的水碼頭。
船將泊岸,旅客們站在欄杆旁,向珠江畔的廣州城眺望,滿眼期待。
聶先生指著上游遠處,橫跨江面的一座大橋影子道,“驍霏你來看,那就是海珠橋,跨越珠江兩岸的第一座大橋,1933年2月15日建成通車,這是廣州建築的一個標誌性成就,在華夏橋樑建築裡都很有名。”
“好看!”邢驍霏脫口讚道:“這橋看著可真美,我感覺這個造型設計,即便幾十年後看也不會過時。”
“誠然!”聶先生是建築專家,隨口就將這海珠橋修得是如何巧妙娓娓道來。像它的巨大鐵架橫跨珠江,兩幅橋面又可以牽引升降,令大船也能從橋底順利透過,即便是放在國外,這也算得上是當代先進的技術工藝。孫賀兩人和邢驍霏不由更加興嘆。
“那片工地,想必就是在建的愛群大廈了,”聶先生又指著珠江北岸,一座正在建設中的工地。
“我老友信中提過,這座大廈由旅美五邑籍華僑集資二百萬港元興建。兩位華僑負責設計,兩年前開工、預計明年完工,總共耗時長達四年,設計樓高64米,分15層,落成之後,它將是廣州第一高樓,也是南華夏第一高樓!”
賀五怪叫道:“我的孃親啊,這樓看著真的好高啊!就算還沒修完,看著也比上海灘的那些大洋樓要高多了!”
邢驍霏也笑笑,確實,這座在建的高樓,比旁邊建築都要高出一大截,想必建成後一定會是鶴立雞群,秀出群倫!其實,還不光這愛群大廈,珠江北岸整個一條沿江大道,都在陳濟棠粵政府傾力推出的改造工程範疇,寬闊的車道平整壯觀,和寬廣的珠江相得益彰,非常的開闊壯觀。
這時天已黃昏,漫天夕陽散射在珠江裡,倒映著兩岸的建築,五光十色,波濤粼粼,間或有一兩艘豪華遊船緩緩駛過,一兩聲低沉悠長的汽笛聲,一派江景旖旎,道路蜿蜒,樹影婆娑,更加映襯出珠江的無邊美麗。沿江大道上,遍佈著各式各樣漂亮的西式樓宇,樓下鱗次櫛比,都是飯店、酒店,茶樓,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