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踏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雙身惡魔,重生1936我是王牌飛行員,長嶺踏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肥仔怕弄錯,還認認真真地看了看機身前方的展板海報,上面清清楚楚地寫明白了,這架飛機是荷蘭福克公司的G.I原型機,但是,真的和閃電一模一樣。

前世閃電戰鬥機很出名,非常出名。

整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P-38戰鬥機一共擊落1800多架日本飛機,是美麗國陸航戰機中,擊落日本戰機最多的一種機型,戰績中,包括擊落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員山本五十六。

它是1939年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第一款軍機,可一出手就是驚世之作。

那時它還不叫P-38,只是代號XP-38的原型機,但僅僅用了7小時2分鐘,就從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飛抵東海岸紐約,

距離長達3950公里!平均時速超過560公里!一舉創造了跨大陸飛行速度記錄,一時間聲名大噪,也因此獲得了“閃電”這個極其響亮極富衝擊力的外號。

不僅是速度快、而且70%面積覆蓋重灌甲、強火力,高載彈,全是P-38戰鬥機的優點。所以,它是一款綜合能力非常強的戰機,用途十分的廣,可以執行攔截、制空、護航、偵查、對地面攻擊、水平轟炸諸多工。

正是因為它的多元化,各方面的作用和效能,陳納德才選中了它作為飛虎隊主力戰機。

結果,到了1941年後,P-38戰鬥機和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猝然相遇在亞洲戰場的長空,各有所長,鬥得不相上下,難分難解。

P-38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初期,美麗國唯一可以跟日本零式戰鬥機抗衡的戰鬥機。

國際慣例裡,擊落至少五架敵機的飛行員才能叫王牌。而駕駛P-38戰鬥機的飛行員,有一百多名成為了王牌飛行員,也是美麗國各戰鬥機種裡最多的。

又驚又布的日本人給P-38起了個外號叫“雙身惡魔。”,在歐洲戰場,德國人叫它“叉尾妖怪。”能讓敵人妖魔化的飛機,其戰力可見一斑!

肥仔再度鄙視地搖了搖頭:忍不住周圍看了一下,看看洛克希德公司的設計大師凱利約翰遜,這時是不是就藏在人群裡,在自己身邊給G.I拍照片做筆記呢。

沒人,所以他又湊近了機身,耐心仔細看G.I原型機的機構,還有標明的主要引數,這麼一看,G.I和閃電在細節還是有小小不一樣的。

閃電戰鬥機機身是全金屬結構,這架G.I是混合機身結構:金屬製造的中部機身和機身橫樑,機身由鋼管和鉚接硬鋁蒙皮製造,機翼主體則是木製結構,安裝膠合板蒙皮。這樣意味著G.I更輕,速度會快一點。而閃電更結實,更抗揍一些。

武器裝備G.I和閃電也不一樣,G.I強調雙機身配置的寬闊射擊面,前部配備了八挺機槍,機身後背還裝了一挺自衛機槍。機腹有一個不大的炸彈艙,目測大概可容納400千克炸彈。而閃電的武器,是機頭安裝一門20毫米口徑M2航炮,4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機翼下帶彈,最大可以攜帶1415千克炸彈或火箭彈。所以,閃電的彈艙肯定也要比G.I要大不少。

發動機顯然也不一樣,Gi設計最高時速470公里/小時以上,在1936年底這速度數值算得上很不錯了。但P38系列採用的發動機都是1100馬力以上的,最高達到1410馬力,速度快一截。

所以洛克菲德在G.I基礎上還是做了些改進的,不過都是功能性的,結構性抄襲絕對實錘,不是100%,但85%以上肯定有。

肥仔暗罵一聲臥槽:“美麗國最成功戰鬥機,設計靈感果然是完全從荷蘭人這裡偷的啊!洛克希德公司還因為這個設計拿過不少的榮譽和獎章。沒想到美麗國的某些天才設計師,不要臉到這種程度,”

不過再想想,好像也不怎麼奇怪,美麗國人嘛,那就是雙標小王子。

之後抄襲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這事,他們幹得不是更不亦樂乎毫不掩飾?反正戰爭時期,先抄了再說,打完仗再說。像博福斯那場漫無邊際的侵權官司,最後好像才賠了十萬還是二十萬美元。

那為什麼華夏就不能抄襲呢?

他正要找老白過來,一起看看研究研究呢,忽然聽見旁邊有人說華夏語。

異國他鄉聽見同胞說話,肥仔耳朵一下就豎起來了。

只聽一個華夏人問,“這架怎麼樣?”

另一人回應道:“這架驅逐機,外形頗有些特別,但看著速度不錯的樣子,火力配備很強。”

另一個人唔了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