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3頁,全文娛巔峰,李嘉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爽對於見證這樣的大船入水非常感興趣。
當然,磚兒臺的鄒山比他興趣還大一些。
畢竟人家帶著拍攝任務來的,下水儀式開始前的一天,就已經在四面八方架好了數太攝像機。
下水的當天高爽還見到幾架無人機在天上盤旋。
前來觀禮的人不少,媒體記者將外圍堵了個水洩不通。
這一天即是維吉尼亞號下水,也是《海上鋼琴師》正式的開機儀式。
所以算是二合一的儀式。
在王老闆的操辦下,高爽簡短的講了幾句話,手裡便被人遞來了一瓶挺大的香檳。
高爽看這手裡的這瓶香檳陷入了沉思。
莫不是船下水的時候還要噴一下?
他四下看了眼,周圍的人都對著他鼓掌,於是他索性伸手去撕瓶口的封紙跟鐵絲網。
王老闆看到他的動作眼睛都直了。
趕忙跑過來按住,道:「高導!不能開啟啊!!!」
「咋滴?」
高爽心虛的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順手還將揭開了一點的封紙給撫平了:「儀式結束了……還得還回去?」
「當然不是了啦!」
王老闆尷尬的指了指船首道:「這個酒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砸的!」
「……」
高爽回頭看了一眼維吉尼亞號,又看了看自己手裡這瓶香檳:「不會把我船給砸壞吧?」
「怎麼可能嘛!」
王老闆拍著胸脯道:「保證漆都碰不掉的!」
他知道高爽真不懂這個,便和他解釋了一下。
古代出海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船員遇難事件頻發。
每當遇難時,船上尚活著的人便只能將要說的話寫在紙上,裝入香檳酒瓶,封口後拋向大海任其漂流,希冀能被其他船隻或岸上的人發現。
所以每當海上風暴驟起或航船逾時未歸之際,船員的家屬們便集結於岸邊,祈禱、期盼親人能平安地回家。
然而殘酷的事實總難以符合人們這一最基本的願望,往往在絕望中僅能偶爾見到令人心碎的香檳漂流瓶。
於是便有了擲瓶禮,祝願海上不再有那樣的漂流瓶。
而且,傳說使酒的醇香布滿船頭,能夠驅邪消災。
所以香檳在船頭摔得越碎越好,預示這艘新輪船將永遠航行平安。
如今,海難雖然已經很少了,但擲瓶的習俗卻依然存在,只是演變為一種富有傳統色彩的喜慶儀式罷了。
「嗨!早說嘛!」
高爽是真沒關注過這種偏門的儀式,摸了摸鼻子,單手抄起了香檳的瓶頸。
回身的時候卯足了力氣,甚至下意識的用上了紅拳的發力方式,猛的將手裡的香檳狠狠的投向船首。
「砰!」
一聲脆響後,泡沫四濺!
金黃色的香檳順著船首的油漆緩緩滑落。
這邊動作剛剛完成,附近便有人大聲的喊道:「禮成!下水!」
緊接著一連串的應和聲:「下水!!!」
「下水!!!」
「……」
顯然這工作不是一個人完成的,連綿著有七八聲迴響後,不知道哪裡的機關被搬動。
咔嚓嚓的響動中,維吉尼亞號在船塢的滑道中動了起來。
船廠採用的是逆向氣囊下水的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應用於大型老式船隻的下水作業。
在船的底部放上條形的氣囊,然後對氣囊充氣,充當滾木的作用。
因為氣囊的柔軟,對船底的損傷會降到最小。
整個船身是後退著進入大海的,船尾首先進入海面。
看起來似乎沒什麼難度,實際上講究也不少。
船舶尾部先入水主要是為了延長船舶尾浮時間。
尾浮太早,船頭還在滑道上,船體中部會受力很大,船舶會折斷或者變形。
所以船舶下水要計算尾浮。
維吉尼亞號靠後的動力艙都是裝滿煤炭的,就是為了加大尾段重量,避免尾浮太早發生意外。
隨著轟然的響聲,維吉尼亞號在滑到上劃動的速度越來越快。
有幾個氣囊也在滾動間被碾爆。
不過氣囊的數量很多,一兩個炸裂並不影響整體。
「轟!」
靠近船塢的海水被入水的大船撞起十幾米的巨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