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墨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五章:遷怒,嬌笙慣養po,南墨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展眼過了三日,蕭良的案子卻一直沒什麼進展,因為查案需要,蕭良的屍身遲遲沒有下葬,德郡王妃的耐心幾乎快要告罄。
雖說現如今是寒冬臘月,屍身放著不會如夏日裡那樣迅速腐爛,但總歸是個死人,留著總不可能一點兒味道都沒有,這還是其次,主要是,每次看見兒子的屍首,德郡王妃都要被提醒一遍,兒子死的多慘,越是這樣,她就越急著叫刑部和大理寺破案。
可沒有關鍵性證據,刑部和大理寺也不能下定論,因為只能拖延著。
實際上,他們二人的日子也實在不好過,不光德郡王妃這裡一日三次地派人來催,惠帝那邊也一直在催著他們破案,已進臘月,眼瞧著便要過年,這人命官司要是拖到年節下,惠帝肯定要生氣。
可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也沒什麼辦法,找不到證據,那一切就都是空談,他們總不能憑著外面幾句流言蜚語就斷定殺人兇手吧?
況且現在外面風向也變了,幾日前,外面還有不少說人是陸錚殺的,可這幾日,這些聲音竟然都被另外一股聲浪給蓋過去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弘濟寺的那場法會。
普雲大師的名頭實在太響亮了,南詔篤信佛法的信眾太多,一人一句,談及此事捎帶上陸錚一句,陸錚仁善的美名便不可遏制地傳播了出來。
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是殺人兇手呢?
況且,陸錚與蕭良幾次爭端,從來都沒有下過殺手,唯一下手揍人的那一回,也是因為蕭良太過分了,才會捱揍,那麼多次都沒有殺了蕭良,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就殺人了呢?
這實在有些說不通?
這是其一,其二,陸錚自小到大,除了有個克妻的惡名之外,外界對他的憑藉還是一直很高的,陸家威名在外,又出了那麼多為國戰死的功臣良將,而蕭良呢,不過是一個沒什麼作為的紈絝子弟,這樣的人,陸錚又怎會想要殺他呢?
不是不能,或許該說是不屑才對。
有了這些說法,陸錚是殺害蕭良的兇手這個說法,便有些站不住腳了。
也不知道是被人反駁的次數多了,還是怎麼的,後來,說陸錚是殺人兇手的聲音,便漸漸消失了。
瑞王府,書房。
啪地一聲,書房裡面再次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音,伴隨而來的,還有瑞王急躁的吼叫。
“蠢貨!一群蠢貨,這麼點兒事情都辦不好,本王要你們何用!滾,都給我滾!”
話音剛落,從書房裡面就“滾”出來了幾個人,這幾個人都是做侍衛裝扮,從書房裡面退出來時,個個衣衫下襬上都站著水跡,有兩個人衣襬上還沾著沖泡開的茶葉,不難看出,那潑在他們下襬上的水跡到底是什麼。
伴隨著這些人退出來的同時,有另外兩個人,又來到了書房外,正是睿王府的管家和瑞王外祖父,兵部尚書汪德蒲。
瑞王怒罵趕人的這一幕,正好被二人看個正著。
瑞王府的管家略有些尷尬,怕汪德蒲多想,便低聲替瑞王解釋道:“尚書大人莫怪,王爺這幾日太過著急了,心情有些不好,並非是衝著您來的。”
汪德蒲焉能不知道瑞王到底是設麼性子,但此刻就算發作,也沒什麼意義,何況就瑞王那個性子,他若是這會兒發作,完全只能叫瑞王更加生氣,並沒有什麼作用,而不過是火上澆油。
汪德蒲算計了大半輩子,什麼陣仗沒見過,什麼人沒見過,自然也不會在瑞王府的下人們面前,叫瑞王難看,因而聞言只道:“不怪王爺。”
睿王府的管家見汪德蒲確實沒有怪罪的意思,這才放心,上前一步,輕輕敲了敲門板,請示道:“王爺,尚書大人來了。”
其實,瑞王方才就已經得知汪德蒲來了,但還是在汪德蒲面前上演了一處訓斥家奴的戲碼,是否有故意做給汪德蒲看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也正因如此,管家方才才會特地跟汪德蒲解釋了一句,就是怕汪德蒲多心。
不管瑞王是什麼意思,他身為瑞王府的管家,自然還是要替瑞王做全了面子的。
好在汪德蒲似乎真沒有計較的心思,管家這才稍稍放心。
瑞王方才之舉,未必沒有遷怒汪德蒲的意思,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外面的那些流言。
瑞王大概真沒想到,一場祈福法會,會給陸錚帶來這麼大的助益,竟然生生扭轉了眾人對陸錚的印象。
明明在此之前,人們提到陸錚,還多是覺得他暴戾且克妻呢,總歸不是什麼好說辭,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