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墨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四章:詩會與探春,嬌笙慣養po,南墨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九百一十四章:詩會與探春(第1/1頁)
可問題就出在四公主非是一般清貴之家的姑娘,而是皇家公主,就算四公主不算受寵,卻仍舊是金枝玉葉,皇家血脈。
而以杜家之門庭,實在是沒有尚公主的必要。
這可跟當初杜婉菁嫁給太子不一樣。
杜婉菁嫁給太子,那是高嫁,是杜家的榮光,也是杜婉菁的榮寵。
可杜奕衡若是娶四公主,這怎麼也算不得是低娶啊。
時下人都講究高門嫁女低門娶婦,可尚公主又哪裡是低娶呢,分明是公主“娶”駙馬啊。
杜家怎麼肯讓杜奕衡受這種委屈?
這歷朝歷代,一旦尚了公主,駙馬們幾乎就沒有再受到重用的了,全都只在朝中領個不大不小的閒職而已。
但杜家對杜奕衡可是寄予厚望的,身為杜家的獨苗,杜奕衡將來勢必是要走右相的老路的。
可縱觀前朝今時,也沒有見過哪朝哪代的宰輔是駙馬擔任的。
所以,杜家人是不可能同意這門親事的。
因而,幾位家長商量過後,都覺得應該回絕了此事,至於杜家欠四公主的情,自然要還,但卻不是以這種方式來償還。
今日來宮中請安,孫氏和許氏婆媳倆早就做好了準備,知道皇后娘娘若提起此事,該怎麼回話,因而,這會兒也並不見慌亂。
孫氏略沉吟了一會兒,方鄭重回答說:“按說呢,若能娶到四公主自是奕衡的福氣,可是娘娘應該也知道,杜家上下對奕衡寄予了多少厚望,此次春闈,相爺對奕衡抱以極大信心,就是期望奕衡能在春闈中取得好名次,將來入朝為官繼承他的宏願,替皇上分憂,替天下百姓謀福祉。”
“按相爺的意思,是想要奕衡先將精力放到學業和官場上去......當著娘娘的面,老身便也不說那些客套話了,也不敢欺瞞娘娘,其實按相爺的意思,是想奕衡會試取得好成績後,下放到地方去歷練至少三年的,而這三年間,也不會給他定親,等他仕途穩了之後再來考慮親事,屆時,只怕四公主卻要被奕衡誤了年華,所以,惠妃娘娘的厚愛,杜家必然是要辜負了,還請娘娘代為向惠妃娘娘轉達老身一家的歉意。”
孫氏的回答,基本上都在皇后意料之中,唯一意料之外的,是右相竟打算叫杜奕衡下到地方歷練一事。
也不知太子知不知道右相的想法,想來應該知道的,杜家父子三人都是太子的人,如今他們又是親上加親,這麼重要的事,右相不會不跟太子說。
朝堂之事,她不好多問,但孫氏所求之事,她卻是得管的。
結親不是結仇,既然杜家不願這門親事,又拿杜奕衡的前途做了藉口,那她勢必要好好跟惠妃說了。
唉,倒可惜文婧那個孩子一片痴心了......
皇后暗暗嘆了一聲,笑容仍舊不變,“老夫人所託,本宮必定幫你傳達到,老夫人和夫人也儘管放心,惠妃是知情理的人,不會為此就怨怪你們的。”
孫氏和許氏聞言,自又是一番行禮謝恩。
皇后擺擺手,叫她們別客氣。
這事說完了,皇后也就沒多留孫氏和許氏,讓太子妃帶著她二人去東宮坐坐。
太子妃、孫氏和許氏聽了這話自是歡喜非常,於是福身行禮之後,便先離開了鳳儀宮。
翌日,各宮妃嬪來鳳儀宮請安,等眾人行禮退去的時候,皇后用個藉口將惠妃單獨留下了。
惠妃知道昨日皇后請了杜家老夫人和夫人進宮,所以當即就明白了皇后娘娘的意思。
果不其然,皇后將她單獨留下,說的正是昨日之事。
但這結果,實在是有些不如人意。
不過,這個結果惠妃也早就預料到了,有了心理準備倒也沒太失望,只是心疼女兒,不知如何跟女兒說才好。
卻不想回到倚翠宮,四公主早就等在她的寢殿中了。
惠妃見四公主一臉堅定,大有不問出結果不離開不死心的架勢,便只得將杜家老夫人的話跟她說了。
四公主聽後,倒是沒有如惠妃預料的那樣,傷心大哭,只是怔愣了一會兒,便勉強笑了笑,說了句,“我知道”了,便回自己寢宮去了。
其實惠妃看得出來,四公主不是不想哭,不過是不想當著她的面哭罷了。
她心疼女兒,但也沒敢攔著,只等四公主走後,叫採星偷偷跟著去看看。
而事情也確實不出惠妃所料,四公主回了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