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婆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2),(快穿)數風流,譴婆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迷霧之中,船隊追隨著歌聲而去,不知前方究竟是什麼。
無論他們行駛了多遠,那歌聲始終在前方,似乎也在移動。
漸漸地,迷霧變淡了,他們終於出來了。
那歌聲也隨之消失不見。
大海一片蔚藍,海面上波光粼粼,什麼也看不見。
難道是神在指引他們嗎?
不少船員都開始跪拜上天。
雲遙其實並沒有走遠,而是跟著船隊,看他們登上了附近的小島。
過了一段時間,船隊再次出發了,這次船體吃水比原來深一點,看得出來上面裝了很多東西。
作為鮫人,雲遙敏銳地感覺到暴風雨要來臨了。
果不其然,到了晚上,海面上狂風大作,電閃雷鳴,船頭隨著浪潮劇烈地搖動。
這點浪頭,對於魚兒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更深一點的地方甚至什麼變化都沒有,但人類就不一樣了。
船隊漸漸分散了,一個人影從船上掉了下來,墜入大海之中。
那人一身鮮豔的蟒袍,在海中奮力掙扎,官帽都掉了,結果一個浪頭打下來,把他壓入了海面之下。
雲遙連忙遊了過去,洶湧的浪潮於她而言彷彿不存在一般,完全沒有任何阻礙。
她輕而易舉地將人撈了起來,然後迅速送往岸邊,放置在一塊礁石上。
那人現在正昏迷著,不過看樣子沒什麼大礙。
雲遙好奇地看著他的蟒袍,上手摸了摸。
哎呀,不愧是大明產的綢緞,布料就是好!
這時,她對上了一雙如墨的眼睛。
那雙眼睛不知何時睜開了,驚訝地注視著她,目光中滿是不可思議。
雲遙驚了一瞬,迅速躍入大海。
那人立刻坐了起來,撐著礁石的邊緣看向水中。
可惜當波瀾平靜,鮫人的身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久之後,船隊找了過來,鄭和登上了船,然後在蘇門答臘登入。
船一登陸,就有一個船員道:“快看!海灘上不是鄭大人的官帽嗎?”
說完,那人立刻將官帽撿了過來。
鄭和一看,正是那日墜海時遺失的官帽。
船員們嘖嘖稱奇,以為吉兆。
鄭和卻下意識看向了大海,似乎在尋找什麼。
他知道官帽是誰送來的。
大明船隊一登陸,立刻在蘇門答臘引起軒然大波。
如此大規模的船隊,如此精良的水師,難道是來攻打他們的嗎?
國王立刻緊張起來,讓軍隊嚴陣以待。
好在船隊上有不少翻譯,解開了誤會。
國王以上賓之禮,將鄭和的船隊迎進了國中。
那一日,所有的國民都出來圍觀,大街小巷擠滿了人。
他們都來看,來自遙遠東方的使者,是什麼樣子。
一面旗幟在風中飛揚,每一個都記住了上面的圖案,那是明字。
大明,一個強大而又神秘的國度!
國王設宴款待鄭和,問及大明之事。
鄭和悉數告知,並用茶葉、絲綢、瓷器……來交換蘇門答臘的貨物。
國王被大明的地大物博所震驚,但總覺得鄭和所言有些誇張。
反正沒人去過大明,還不是他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於是國王讓大臣們出了三道難題,來考一考鄭和。
第一題,國王從國庫裡拿出一個象牙雕成的球,裡面錯綜複雜,像迷宮一樣,要求把線從一頭穿到另一頭。
第二題,國王問巨石神像有多高,但不允許人爬上去,否則就是對神不敬。
第三題,國王問雞兔同籠的問題。
鄭和竟然一個人全部答出,還說大明博學之士甚多,自己學識微薄。
國王徹底被大明折服,完全相信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天朝上國,於是奉上大量禮物作為朝貢。
是夜,鄭和獨自一人來到了海邊,企圖尋找鮫人,可惜一無所獲。
他本以為海上諸國會有關於鮫人的傳說,所以向國王打聽了一番,結果卻對上一張茫然的臉。
國王根本沒聽說過什麼鮫人。
這麼說他是唯一一個見到鮫人的人嗎?
海上月色皎潔,海水波光粼粼,溫柔地沒過礁石。
鄭和想起鮫人的歌聲,於是取下腰間的玉笛,吹奏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