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戀時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緝毒英雄:陰差陽錯,另類偶像養成系統,藍戀時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種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終於有了知情人士前來彙報訊息。
這位來彙報何花訊息的,是何花原本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只是後來何花被來村子裡“招人"的人販子帶走之後,兩個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後來這位也外出打工謀生,但是因為出身小村莊,受到教育水平不高的緣故,他現在還是城市之中的邊緣人物,做著農民工的角色。何花對於他來說,經過了這麼多年,就只是一個留在心裡的,十分好看的青梅竹馬。
而在這位來彙報訊息的農民工的口中,對於何花的成長經歷也一一解釋。
”在我們那個小村莊,窮是真的窮,但是各種愚昧思想,是一點都沒少。比如說,在我們村子裡,家裡叫招娣的女兒,一般 就很容易給自家真的帶來弟弟。所以,我們的村子裡,有不少的招娣。這些女生之中有不少姓都是一樣的,所以,她叫張招娣,而在我們的村子裡,張招娣就有五六個。“
”所以,在看到曾用名何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在想,這個名字應該是她自己給自己起的吧。比起原來的名字,這個至少用了心的。“
”那你就按你喜歡,叫招娣或者何花都行。“見這位何花的幼年朋友隱隱露出懷念的神色,林姐也選擇不去打斷他。畢竟,在通緝令貼出來一段時間之後,只有這位找了上來,如果把他放走,下一次得到何花的訊息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見他表露出對於何花本來名字的惋惜,以及他對何花現在的名字,以及這個名字背後的可能經歷的美好向往,林姐也就順著他,讓他選擇一個喜歡的叫法。這麼一來,也能有助於對方放鬆警惕,更好的回憶一些相關的細節。
”叫何花吧。招娣這個名字我也很多年沒有叫過了。按照她的性格,肯定更喜歡何花。“
”那這位何花,有沒有什麼比較明顯的身體特徵之類的呢?“見林姐過於順著對方,任由對方沉迷於回憶之中,周隊忍不住出來走流程。更何況,目前只是這位知情人士來說認識何花,有沒有確定是一個人還是兩說呢。
”啊,她的手肘內側,就是彎回去的那個地方,有一顆小小的紅痣。“
他的話剛出,在審訊室外觀看情況的幾個警察就彼此交換了個眼神。實際上,他們常年從事這類工作,對於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徵是真的很注意的。這一點小細節對上了,那他們就極有可能真的找到何花的來源。
確定了這位提供的線索都屬實之後,警察方面就繼續,想問出更多的資訊。別的不說,得知了何花什麼時候開始被拐賣,和誰一起被拐賣的,都有助於更好的定位她的人生軌跡,從而增進對她的瞭解。
這種詳細的盤問也得到了不錯的結果,這位農民工提供了一些當時和何花一起被拐賣的農村婦女的名字。不同於何花當時未成年,沒有身份證件,這些農村婦女不僅僅有身份證,還留下了一些身份證在火車站之類的地方使用的痕跡。
順藤摸瓜,這些婦女雖說大多數都杳無音信了十幾年,但是還是有一些能夠追蹤到的。能夠追蹤到的這一群人,大多數都在全國各地因為販毒被抓,被判處死刑。
只有一個例外。這個例外的婦女,似乎是因為自身心理狀態不過關,因此,在第一次被安排小劑量運毒的時候,就直接被發現,接著交給相關執法機關。不僅如此,因為她自身心理素質差,警方稍微一嚇,她就一股腦的將自己的訊息,包括上級,接頭人這些都報了出來。
先不說她的行為如何惹怒販毒機構,對她個人來說,因為是第一次從事販毒行為,劑量不到死刑線,再加上她幾乎沒有怎麼抗爭就將自己知道的資訊全部暴露,因此,最終只是判了十多年的刑期。
於是,順著農民工的資訊,警方找到了這位還在服刑之中的這位婦女。她在監獄之中不斷接受教育,也十分配合警方的工作,就這麼作為人證,證實了何花進入販毒機構的事實。
有了人證,警方就有理由對何花進行跨國追捕了。
這段之中,證死何花的兩位都是經驗豐富的群眾演員,拍攝的部分都過得很快。
這之後,要考慮到佈景的緣故,接著要拍攝的,就是何花在審訊室之中的戲份。
由於何花在國外的時候存在拒捕,襲警的行為,情節已經十分嚴重,所以何花的死刑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而如何在無法減刑的前提下讓何花招供出整個販毒機構,就是需要展現的內容。
這一次何花坐在審訊室之中的狀態,和第一部之中有意識的偽裝存在了很大的區別。因為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