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齊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陳董,大才,1988:今夜不歸,房車齊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來參加這個會議,基本上就相當於陳浩的半個下屬了。
雖然陳浩心中可能沒有這個想法,只是讓他來參謀參謀,可放在別人的眼中肯定會這麼想,這對於他這個主任的威信而言無疑是打擊。
但是他想了想,仍舊來了。
能做陳浩的下屬,在他看來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透過各種手段達到如今這樣的成就,做陳浩的下屬,聽對方安排,不丟人。
當然,如果是換了別人,他絕對是不可能過來。
他還看出陳浩的另外兩層意思,讓他過來參加這個會議是對他的尊重,同時也是將他當成自己人的意思。
畢竟像這種公司內部有關戰略的決策問題,可以說相當的機密,可陳浩卻打電話通知他,讓他出席,這就是自己人的標誌。
他在百貨商場又幹了這麼些年,雖然百貨商場是國家的產業,可對他而言也有感情,面臨百貨商場的改革,這個時候陳浩通知他,讓他過來參加,這就是尊重。
只是一個參加會議與否的問題,李志峰就分析出這麼多問題,而實際上他分析出的問題也的確是陳浩要表達的。
“李主任,你說的不錯,如果僅僅只是簡單的複製自選超市那種模式,的確用不著這麼嚴肅。”陳浩點點頭。
百貨商場的未來,他早有計劃!
他看向一旁的楊菲,“說一說如今市裡自選超市的現狀。”
楊菲點點頭,拿出早就準備的資料彙報,“半年前,市裡一家自選超市都沒有,頂多只有一些雜貨鋪,供銷社,包括百貨商場。”
“百貨商場是整個市的購物中心,但如今利潤下滑嚴重,這種模式已經不行了,被自選超市取代,整個市大大小小的自選超市加在一起大概有23家。”
“其中,在市中心的有16家,在城區外的有7家,月營業額超過10萬的有12家,而我篩選了一遍,其中能夠對我們產生威脅的一共有3家。”
“當然,這個威脅是建立在我們如今的自選超市規模不擴大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追加投資,仍舊能保持巨大的領先優勢。”
“我計算了一下,我們投入同等規模的資金,在鄂市會形成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壟斷,至少10年之內不會有人超過我們。”
說完後,她坐了下來。
一旁李志峰聽得目瞪口呆,會議還能夠這樣進行?
調查了這麼多家自選超市也就罷了,居然連多大的規模,利潤多少都調查的一清二楚,甚至連未來的發展趨勢,能夠保持多久的領先優勢,這些也計算了。
這些他在百貨商場從來都沒有搞過,百貨商場開會從來都不強調這些問題,因為供的方面有國家分配,包括銷的方面同樣也有指定,幾乎是壟斷的形式,供銷都不用擔心。
百貨商場開會只會強調人員關係,要聽話,服從領導安排,再就是強調衛生等等之類的,很少就競爭做分析。
有國家分配,管什麼銷路,競爭?有那工夫,還不如喝杯茶。
這個會議,與眾不同!
陳浩指出,“10年有點長了,頂多3年,如果我們不能夠擴大優勢,3年之內我們就會被別人取代。”
“3年?陳董,你是不是太過擔心了,這些推論都是經過實際資料分析得出的”楊菲道。
為了這幾百個字的彙報,她研究了不少資料,包括國家公佈的經濟資料,結合通貨膨脹,還有消費水平等等資料的計算出來。
花了好幾個通宵。
但是陳浩居然說優勢只能保持3年,直接縮短了3倍有餘!
“資料雖然靠譜,但也得要看到國家的經濟潛力。”陳浩很確信,“未來的發展是巨大的,經濟將會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不可小覷。”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國家的經濟潛能。
只需要幾年的時間經濟就會騰飛,10年太長了,保持不了那麼久的優勢,想要擴大優勢必須加大投資。
“我們必須保持優勢,而且要改變經營模式,百貨商場要改革,我準備等到年後就開始對百貨商場進行裝修,三層的百貨商場要至少建到6層,到時不叫商場,也不叫自選超市,而是叫廣場!”陳浩規劃道,“每一層的規劃都不一樣。”
“地下1層用來做超市,地上一層賣珠寶首飾,2層,3層賣衣服,再往上可以是餐廳,電影院,甚至是ktv,遊樂場。”
他要將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