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公子呀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憤怒至極的朱老,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兒子!,於公子呀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殿下,請問,近年來我國大明國力不斷提升,人口是不是也在持續增長?" 沈萬三緊接著問道。

"沒錯!"

朱標微微頷首,隨後道:“自大明立國以來,百姓遠離戰火,生活安定,人口便開始穩步增長。”

“此情此景,與大明物價攀升有何關聯?”對方疑惑地問。

“殿下勿躁,容草民細細道來。大明人口增減,陛下您心中自是最明瞭。”沈萬三回應。

“人口確實在增長,那麼大明的糧食產量是否也隨之增加了呢?”沈萬三追問。

“這……”朱標面色微變,旋即搖頭,“不知何故,按常理人口增多,糧食產量應隨之增加,但近年來大明的糧食總產量並未提升,反而有所下滑。”

朱標說到這裡,心中猛然一震,似乎洞察了某種端倪。

沈萬三見狀,立刻介面道:“殿下是否已察覺些許端倪?大明人口增加,糧食卻在減少。”

“這意味著,人均糧食分配量較以往減少了。”沈萬三分析。

朱標點頭,認同他的看法。

沈萬三露出一絲微笑,繼續說:“再者,朝廷持續發行大明寶鈔,市場上流通的錢豈不是越來越多?”

“而且,寶鈔的發行量與速度似乎有些過快。”

“如此一來,會發生何種局面?”沈萬三丟擲問題。

“這……這!”朱標略顯緊張,他已察覺到問題所在,只是尚未理清頭緒。

“沈萬三,若照此發展,將會怎樣?”朱標忍不住追問。

“只會加劇通貨膨脹,其結果便是大明物價飛漲,直至百姓手中的錢變得一文不值,如同廢紙。”沈萬三冷笑。

“舉個簡單的例子,殿下就能明白了。”沈萬三提議。

“目前,大明的米價是一兩銀子可購四石。假設米鋪只剩四十石米,恰好有十人購買,每人一兩銀子,豈不是剛好?”沈萬三舉例。

“但若現在米鋪只有三十石米,卻有十五甚至二十人要買,情況會怎樣?”沈萬三接著問。

“米鋪老闆定會藉此抬價。”朱標立刻回答。

“正是這個道理。先前供求平衡,如今失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物價自然會上升。”沈萬三解釋。

“那……朝廷為何不下令禁止米價上漲?”朱標提議。

“朝廷能掌控得住嗎?”

沈萬三接著說:“太子殿下,別忽略了一點,市面上流通的銀兩日益增加,朝廷雖能壓制物價,但百姓手中的銀子多了,面對米店有限的糧食,會不會有人主動出高價購買呢?畢竟,糧食只會越來越少,能多儲存一些是一些。”

“你加價一點,他人又加一點,米價豈不是自然攀升?價格的規律,我們都心知肚明。一旦抬上去,想再降下來,恐怕不易。”

“這……這!”

“噔噔!”

朱標腳步一亂,差點栽倒在地。此刻,他深刻體會到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的恐怖。若任由形勢惡化,後果難以預料。

米價飆升和通貨膨脹,並非一道聖旨便能輕易解決的問題。

“原本,大明寶鈔確實是利於國家、利於百姓的利器,無論是購物還是商人間的交易,都便捷不少。”沈萬三接著道,“但如此無節制地發行,誰能承受得了?凡事都有個限度!”

“朝廷一缺錢,就大量發行寶鈔,但它本質上不過是一張紙,不同於白銀和黃金這樣的硬通貨。大明寶鈔之所以能流通,是因為朝廷作為擔保,讓民眾信賴它能當作貨幣使用。”

“然而朝廷只允許百姓用白銀兌換寶鈔,卻不允許反向兌換。這是什麼意思?豈不是明示大家,朝廷並不真正認可寶鈔?一旦失去信任,寶鈔的價值也將蕩然無存。”沈萬三說著,目光不經意掃向朱元璋,這就是你的蠢舉,看清楚了嗎?

專業的事還需專業人士來做。你,朱元璋,顯然不是這塊料。

“沈萬三,你!”

見沈萬三的眼神,朱元璋的怒火瞬間升騰,喝道:“你這話何意?大明的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都是我一手造成?”

“陛下,如果不是你,那又是誰呢?”沈萬三諷刺道。

“你……你!”

朱元璋衝動之下想喊人拖走沈萬三,砍了。但瞥見沈萬三左手的丹藥,又強忍了下來。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沈萬三,此事我暫且不與你計較,當前首要任務是迅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