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戚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頁,會長大的喜歡,沐戚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聞,林柏楠嬰兒肥的臉像個小氣包。

他長大一定能當博士醫生,才不需要吃什麼魚頭呢!

蔣玲再次把碗推到林柏楠的面前,而林柏楠拿起筷子不情願地翻弄起魚頭,一邊假裝要吃,一邊開口說:「媽媽,我想要一輛腳踏車。」

「媽媽給你報名了書法班,過完年就送你去學。寫一手漂亮的字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新家裡買了張大書桌,正好可以用來練書法。算數班也要繼續上,單詞和漢字也要每天溫習,睡眠也要充足……」蔣玲拒絕了林柏楠的請求,「楠楠,我們沒時間騎腳踏車玩了。」

一旁的林平堯有些聽不下去。

他並不贊同蔣玲的「精英教育」理念,但迄今為止,他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一方面,他也相信如此模式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可能有出息,另一方面,看得出來,林柏楠是樂在其中的。

林柏楠學東西很快也很喜歡學習,但讓一個五歲的孩子上兩個課外輔導班,回家還要接受家長的督促,他覺得過猶不及。

林平堯不像妻子那樣對孩子寄予厚望,醫生這個職業讓他看淡了一些事,他覺得人生一場,除了生死之外其餘真的都是小事。

所以,他對兒子的期望很簡單,只要兒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就足夠了。

林平堯推了推眼鏡,勸阻道:「玲玲,楠楠他才五歲,別把他逼太緊了。楠楠已經超越同齡人很多了,要是他對書法沒興趣就別學了……」

可蔣玲抬高聲音:「教育要從小抓起,不能鬆懈,等到小學再打基礎就晚了!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蔣玲是個要強又固執的女人。

她是那個年代少之又少的留學生,靠自己的實力與努力爭取到了公費留學的機會,去英國深造了三年。

回國後,她在大都市s市駐英大使館就職,還兼職英文書刊翻譯和編輯的工作。如果不是母親生病了需要人長期照顧,她不會回來x市。

她現在在工大高中當英語老師。

留學經歷讓蔣玲變得更加好強。她認為,她能學有所成,她的兒子一定也可以,且必須做得比她更好。

而林平堯為人隨和,性格溫柔。

所以這個家,絕大多數時候由蔣玲做主。

父母又為教育問題拌了幾句嘴。

一聲淡淡的童聲插了進去:「給我買腳踏車我就學書法。」

聰明的林柏楠知道這種情況下誰勸都沒用。自打他記事起,蔣玲便教育他,貪圖消遣娛樂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凡人。

林柏楠不想做個平庸的人。

「我寫完作業再騎!我只騎七……五次。」林柏楠改小了說出口的數字,眼裡的渴望代替他徵求媽媽的同意。

「不行。」蔣玲一口回絕。

聞聲,林柏楠低頭再一次戳起魚頭,臉上看不出情緒,蔣玲的嘮叨聲在他的耳畔繚繞:「以後在家儘量跟媽媽用英語交流,養成講英語的習慣,聽到了沒?」

林柏楠點點頭。

林平堯則輕輕嘆氣,繼續吃起飯來。

電視機重播著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逗趣的小品即使看過好幾遍了,也依然惹人發笑。

林柏楠在蔣玲背過身去看電視的間隙,迅速地把魚腦夾給了林平堯,林平堯飛快地將魚腦放進嘴裡,兩人又一次配合默契地解決掉了麻煩的魚頭。

林平堯還對著林柏楠做口型「腳踏車爸爸給你買」,看懂了唇語的小男孩澄澈的小鹿眼裡閃出了難得的童真。

第3章 那個雪天

雪飄飄忽忽下了一夜,直到大年初四晌午才停下。

室外銀裝素裹,偶有路人留下一兩串深淺不一的腳印,是冰天雪地裡帶著溫度的生活記號。

覓食的烏鴉闖進居民區,在光禿禿的樹枝間跳上跳下,簌簌地抖落枝頭上的雪。

童年記憶中,《新聞聯播》是午餐時間的專屬背景音。

聽不懂播音員晦澀難懂的話,袁晴遙瞅著窗外的烏鴉走神,被魏靜嘮叨了兩句,專心地吃起飯來。

袁斌和魏靜則聊兩句國家大事,扯兩句東家長李家短的瑣事。

「老林的新家是不是快裝修好了?」魏靜問道。

「唔……是。」袁斌嚥下嘴裡的食物,「過年前聽老林說已經裝修好了,冬天散散味道,開春就能搬過去住了。」

蔣玲想在林柏楠升小學前換個雙語小學的學區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沈少的黑道夫人

慕容青兒

星河江淮,映澈予卿

留白的雨

斗羅大陸之聖劍龍神

千靈祭酒

(RM同人)無限綜藝+番外

輕雲淡

瘋批女配覺醒後更瘋了

吃顆核桃補補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