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兒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趙雲,我來救此人,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齊兒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幽州,易京樓之外,

張燕此刻苦不堪言,極度痛苦。

看著麾下士兵不斷隕落,張燕心如刀絞。

儘管如此,他的目光仍不由自主地投向身後巍峨的城池。

這城池名為易京樓,

是公孫瓚自上次敗給袁紹後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

如此雄偉的城郭,

別說騎兵,即便是飛翔的敵人都難以穿越

因此,當張燕瞥見那座矗立在雲端的城池時,心中湧起一股奇異的庇護感。

這一切歸因於城主——公孫瓚,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盟誓的象徵。

也是這個原因,張燕在敗於匈奴與烏桓聯軍鐵蹄之下後,毫不猶豫地朝著易京樓的方向逃離。

在張燕眼中,敵軍勢如洪流,騎兵團團圍困,硬碰硬絕非明智之舉。

既然無法硬撼,唯有倚仗城池死守。

而要堅守哪座城堡呢?

毋庸置疑,張燕心中早有定數,那便是堅不可摧的易京樓。

畢竟,易京樓的高牆深壘,他早已領教過其威嚴。

更別提,張燕出兵相助的初衷,源自公孫瓚親自遣使懇求他出山。

而自己為何會出現在烏桓南下的必經之路,背後則是趙雲傳達了青安的智謀。

所以,在張燕的視角中,

他與青安、公孫瓚共同構成了堅固的聯盟。

因此,身陷敵陣,遍體鱗傷之際,

他的首要之選便是尋求公孫瓚的援助。

張燕堅信,他替公孫瓚擋下了鋒芒,此刻公孫瓚理應出手相救,無論公私。

加之公孫瓚麾下強軍與易京樓的雄渾規模,

若能默契配合,生存只是小勝。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驍勇善戰,或許還能逆風翻盤,贏得輝煌勝利。

於是,敗給匈奴和烏桓聯軍的那一刻,

公孫瓚的名字立即佔據張燕的腦海。

然而事態發展出乎張燕意料。

易京樓依舊堅挺,卻毫無救援跡象。

何意?

難道這些人皆沉睡未醒?

又或者,他們打算袖手旁觀?

這念頭甫一浮現,張燕便迅速否定了它。

原因很簡單,他深知公孫瓚絕非如此之人!

所謂“人如其名,影隨其形”,他結識公孫瓚,便是因為他的義薄雲天和重情重義。

因此,面對易京樓的靜默,

張燕本能地相信,公孫瓚必定有事耽擱。

然而,

隨著時間流逝,

張燕手下犧牲計程車兵越來越多,他心中的希望也隨之黯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