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啟蒙李秀寧?乍現的美麗婦人
齊兒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啟蒙李秀寧?乍現的美麗婦人,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齊兒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瞧著李秀寧那一臉困惑的樣子,青安不禁啞然失笑地問道:
“就是這樣,對不對?”
“對,就是這樣吧!”
經過短暫的思索理清邏輯後,李秀寧含笑催促道:
“還有其他的嗎?”
“還有什麼?”
青安思索片刻,模擬出取錢的動作,帶著一絲疑惑的語氣說:
“錢幣始終還是一百枚銅板,沒錯吧?”
“沒錯!”
“它在外週轉一圈又返回來,我實際上並未遭受損失,對不對?”
“對!”
“可是世間卻因此多了十柄耕具、十把收割工具,以及十把鐵劍。”
“錢幣總量未變,卻使得各類物品增多,這就是經濟流通所帶來的益處。”
“這……”
這樣一個簡單的比喻,令李秀寧的思維開始拓展。
她從前從未設想過賬目竟可如此計算。
然而細細琢磨,
卻察覺到青安所舉的這個例子,基本不存在問題。
見此情景,
青安唇角微揚,趁機將話題拉回主題。
“秀寧,你認為,要實現經濟流通最關鍵的是什麼呢?”
“這……”李秀寧略顯猶豫地回答:“商人?”
“沒錯!”
青安肯定地點點頭,“正是被大漢社會視為地位卑下的商人。”
“而商人的功能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
“假如東村的老王急需十把收割工具,而僅有西村的老李在出售。”
“但他們雙方並不知曉對方的需求,更不可能特意跑很遠去詢問對方是否需要收割工具。”
“這時候商人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他們可以先去西村老李那裡收購收割工具,再前往東村以稍高的價格賣給老王。”
“儘管他們在交易中獲取了差價利潤,但他們也滿足了兩地鄉親的需求。”
“唯有藉助他們,經濟流通才可能得以最大限度的促進。”
“而如今幽州的商人數量多嗎?”
“並不多!”
“也許曾經很多,但在經歷上次的洗劫後,現在已寥寥無幾。”
“因此……”
“為幽州引入新的商人,已經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主公!”
聽聞青安的闡述,李秀寧再次提出自己的疑問。
“為何非得引入商人不可?我們自己不可以做這些事嗎?”
“你所說的那個角色是官商!”青安聽罷,笑著解答道:
“行倒是行!”
“然而,無論是個人抑或是官府的力量,終究有限,無法面面俱到地涉足各行各業。”
“更重要的是……”
“一旦某個行業形成壟斷之勢,腐敗與倒退便會愈發顯著。”
青安在此處稍作停頓,不禁發出一聲感慨,輕輕搖頭。回溯歷史,在國家初創階段也曾嘗試過官方主導的商業模式。
但實踐表明,那樣的做法只會導致民生凋敝!
無論何時何地,適度的競爭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原來如此……”李秀寧似乎有所領悟,卻又帶著幾分迷茫,點頭回應,卻沒有繼續追問。她的世界觀在這一瞬彷彿經歷了一場顛覆與重構,需要時間去慢慢適應。
而青安並未打攪她,離開房間步入院中深深吸了一口氣。他也在思索自己的難題——如何說服冀州甄家來幽州為自己效力?
武力威逼?儘管當前他的實力足以實現,但直接動粗是否欠妥?雖商家地位卑微,位列九流,若要刻意找茬也能令人頗為煩惱。
然而不動武力又該如何?憑藉他現今剛剛洗脫叛逆身份的身份,甄家恐怕也未必肯屈尊俯就。最終豈不是還是要訴諸武力?
煩悶之餘,苦思良久仍未找到答案的青安,轉身欲回屋內,心想還是自家秀寧妹妹更有趣些。她既勤勉又能包容,疲倦之時或許還可相伴共眠。
“稟報主公!”
正當青安即將跨入房門之際,門外傳來親衛的通報聲:“嶽團長已派人押解一支商隊歸來。”
“商隊?”青安聞之,心中一動,饒有興趣地問:“鵬舉可曾說明為何要將商隊送來此處?”
“這個……”親衛略一遲疑,回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