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偷神,笑傲江南,三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又過了一個多月,仲郎中慌慌張張找到江上洲,遞上一紙留言:橫財善用,德育子孫。江上洲不明所以,仲郎中套著江上洲的耳朵說: “今早一覺醒來,床前踏板上,放著兩隻木箱,木箱上就壓著這紙留言,箱子裡是一百根大黃魚,我一動不敢動它。”

江上洲大驚,急忙隨去蜀山藥房,一看果真不假,看來是那一對乞丐父女送來的無疑。仲郎中得了橫財,六神無主不知所措了。在江上洲的安排下,十根金條以無名氏的名份,送去了宜興城北十里牌的天主教育嬰堂。接著,又捐修了一座石橋,這就是“橫財善用”了。

仲郎中心裡存了一個疑問: 我得了一百金條,江先生起碼可得二百根,為什麼不見他動靜?

江上洲也存了一個疑問: 仲郎中得了一百根金條,為何自己一根沒有?不公平。

但倆人的疑問,都說不出口,只能憋在肚子裡。同時又都有一個共同的肯定: 這個叫化子,定是非常人,是一個江湖奇人,可惜失之交臂。

時至今日,宜興地方仍保留著這一古老習俗,得了橫財的,比如彩票中獎,都會酌情贈送出一部分。

周不二在丁蜀鎮的時間裡,小雅芳和小三郎自然成了玩伴。小雅芳外表冰靜,卻是性子剛烈。小三郎頑皮搗蛋,聰明狡黠,下河上樹水陸空全武行。小三郎的做派,極不符合小雅芳的性格,所以,小三郎挨小雅芳的教訓,就是家常便飯,小三郎也慢慢習以為常,反正有的是手段應對。開了年之後,小三郎去潘老先生那兒啟蒙,對潘老先生說的“動如脫兔,靜若處子”,也確是有感而發,當時腦子裡想的,就是自己和雅芳姐。

周不二帶著小雅芳離開宜興後,便是前書說過的,遊遍名山大川,學習偷盜技藝。到了小雅芳十四歲時,在上海定居下來唸書,先在上海教會學校唸書,直到一九三六年,聖約翰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女學生,周雅芳憑著優秀的成績,成為聖約翰的第一批幸運兒,就讀哲學系。可惜好景不長,八一三淞滬中日大戰,讓接受高等教育的歷史寵兒,成了戰爭炮火下的烙餅。

周雅芳在聖約翰堅持到今年五月份,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正巧新四軍下江南的訊息傳到上海。其中有一種傳聞說,新四軍雖是叫化兵,打東洋卻是十分了得,狠辣勝過國府正規軍,百姓們都尊稱一聲: “四爺”。

“叫化兵”三個字,觸動了周不二的神經,暗忖: 本尊是叫化子的祖宗,兒郎們如此威風八面,被百姓尊稱一聲“四爺”,可不是輕易隨便的,太長叫化子的臉了。

周不二可不知道,彼叫化非此叫化,完全是風馬牛的胡纏。但這並不影響周不二一探究竟的好奇,他遣散了八個徒弟,帶著周雅芳在江南尋訪。

這一日,周不二父女到了南京,一通遊玩之間,就發現了三郎真一和淺田金珠在一起。之後,三郎住進德國使館,又跑去日軍司令部搞三搞四,認為是個值得下手的物件,戲弄一個漢奸嘛,也算旅途一樂。

如果用目光如炬形容一個高明的盜賊,那還不是最恰如其分的。真正的絕頂高手,應該是心目如炬,周不二就是,三郎被碰上,不著他的道才怪。

中國人對於財物的保護,歷來講究財不露白,嚴防被賊盜著了眼。就怕賊惦記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在周不二這樣的絕世高人面前,即便是財不露白,也不能隱藏分毫。真一是個老江湖,行走江湖有著天生的警覺,周不二知道他是保鏢,功夫精深,下手的物件,最合理的就是三郎。

所以周不二和周雅芳跟蹤到理查飯店後,採用裡應外合之術,在真一出了理查飯店後,周不二一個電話,把三郎調出房間。周雅芳開啟三郎房門,用大箱套小箱的招術,拎走了三郎的皮箱。

周不二和周雅芳得手後,馬不停蹄,立馬乘車趕往杭州。三郎心道: 這倒是我的做派,自己曾說過,打仗要一擊遠遁,想不到賊盜也是一個路數,好道理!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至理名言!

周不二說完,周雅芳還是像冰雕一樣,站在三郎身側。三郎則陷入沉思,原來賊盜也有軍事天才的,這個周伯伯和雅芳姐,不得了。

偷盜的祖宗說法不一,有說盜蹠,東方朔,時遷的。還有說是黃帝關公的,賊盜使用的招術,都脫不了孫子兵法,孫武為什麼不是賊祖宗呢?難道孫武入錯行了?都說人是猢猻變來的,最早的祖宗該是猢猻才對,孫猢猻就在蟠桃園偷仙桃吃,往後得找個機會,讓周不二敬賊祖時,改拜孫悟空。

三郎在胡思亂想,周不二又說開了: “等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傍上祖國後,我的超市越發紅火了

龍潛

雲昇仙記

sbanjvko

快穿:掐指一算,因果未斷

時光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