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偽善
結晶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偽善,只愛赤足金,莫戀探花郎,結晶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老太爺都去看望蘇承和,二房一家自然也不敢怠慢,雖說大房與二房素來不親厚,但明面上還是要裝作兄友弟恭。於是在蘇長青和劉氏前往長房之日,蘇廷柏自然也攜家眷前去探病。
蘇廷柏只不過當著父兄的面,在蘇承和的房中停留了一會兒,半盞茶還沒喝完,便囑咐侄子好生養病,然後尋了個還要當值的藉口起身走了。
蘇若母女見狀不好立時跟著走,便一同去廚房幫忙,一時間房中只有蘇長青和蘇廷楠父子,而蘇承和已是昏睡過去,人事不知。
——
蘇若在長房的廚房內正在看著熬藥的火候,爐上漆黑的藥汁已經漸漸煮沸。她不禁有些走神,想起方才在蘇承和房中見到的祖父蘇長青,與前世的形象重疊了起來。
其實在前世,她這位祖父在她眼裡也是模糊的,因她出身於不受重視的二房,母族式微,自己又是個女娃,一年到頭都見不著祖父幾面,也就是長輩壽誕、闔族祭祖時方能遠遠看見蘇長青一眼。他在蘇若心中根本算不得一個親人,甚至比自己身邊的丫鬟婆子還要陌生幾分。
而方才乍見,當今的翰林學士蘇長青已鬚髮花白,面容清癯,眼神精明清亮,沒有一絲濁意。一身緙絲黑衣,沉肅威嚴。這便是當今儒生中的領袖,百官中的清流。
就在此時,母親容氏的聲音響起:“若兒,莫要發呆了,藥熬好了,你這就送去你堂兄承和房裡吧,小心別燙了手。”
蘇若連忙用托盤端起藥碗,向蘇承和的院子走去。
她走進院內,見門外竟無下人伺候,許是都去張羅午飯的吃食了,便自己挑簾而入,聽聞裡間有隱隱的說話聲,似乎是祖父和大伯的聲音。
蘇若放輕腳步,屏息傾聽。
此時屋內的蘇長青低聲問道:“如此說來,那個琵琶樂伎救上來便已經死了?”
蘇廷楠點點頭,臉上並無愧悔之意:“事發突然,兒子雖立時令家僕救人,奈何江水太急,人終究是沒了。”
蘇長青蜷了蜷搭在檀木柺杖上的蒼老手指,道:“如此也好,死了乾淨。”
此話一出,在門外偷聽的蘇若心頭一頓。她明白蘇長青話裡的意思,若是那琵琶樂伎還活著,攆不走,打不得,又拆不散,那蘇家長孫的這段豔事便會被傳得朝野皆知。蘇家家風不正,教子不嚴,他蘇長青還談何清貴正氣?蘇家的官聲勢必大大折損。可如今琵琶樂伎跳江自盡,眾人皆會感嘆風塵女子剛烈,蘇家公子痴情,反而會同情這對苦命鴛鴦,也不會揪著一個死人去做文章了。
果然蘇長青表面是一代賢臣,實則是個冷酷陰私之人,萬事以自身利益為重。一條人命因蘇家沒了,對他來說根本無所謂。
又聽見蘇廷楠說道:“父親說的是,這倒是省了兒子許多事,也能令那些言官閉嘴。即便日後聖上問起,兒子便說不過是承和少年意氣,一時意亂情迷,只是可惜如此貞烈女子出身下賤,只怪天意弄人。如此說辭,也能糊弄過去了。”
蘇若聽了暗道:這父子倆當真是一丘之貉,都是一副豺狼心腸。又一轉念,心中悚然:只怕琵琶樂伎之死還有蹊蹺,她跳江時,蘇廷楠確是令人去救了,只是救人的都是他的心腹親信,快一刻或慢一刻,結局怕會截然相反,只是如今已死無對證。
可憐一個妙齡女子,不過是招惹上了宅門裡的公子,便白白丟了性命,她至死都以為是在報答蘇承和的一腔愛意,殊不知只不過是給蘇家的兩個偽君子文過飾非罷了。
看來她的祖父和大伯皆是冷心冷肺的偽善之人,怪不得在前世的記憶中,她和母親被父親活生生拆散,她被青蓮強推入火炕,卻求告無門時,蘇長青和蘇廷楠都未曾出一言相助,隻眼睜睜看著她們母子貧病交加而死。只因蘇若母子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廢人,既不能與高門聯姻給蘇家帶來高官厚祿,又不能誕育子嗣綿延後代,活該被逐出蘇府,有家難歸。
蘇若此時已不想在這令人窒息的房內多呆一時一刻,便悄然轉身,重重地甩了一下門簾,這動靜果然驚動了屋內的父子,只聽談話聲戛然而止,蘇廷楠的聲音傳了出來:“何事?”
蘇若推門而入,站在門邊,低眉斂目說道:“若兒見過祖父、大伯父,給兄長的藥熬好了,母親命我送來。”
蘇廷楠見是二房的侄女,便淡淡說道:“放下吧,此處無事,你自去吧。”
蘇若面無表情放下藥碗,轉身離去。房門在蘇若身後合上,屋內又恢復了靜謐,彷彿根本沒人來過。
而此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