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一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棖棖吃人,推背圖之大唐帝國,鹿門一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日子,長安城裡老百姓中突然盛傳一個傳言:官府讓棖棖吃人,來祭拜天狗。據說這個叫“棖棖”的惡鬼身披狗皮,長著一副鐵爪,每次跑到百姓家中抓取人的心肝後離去。這個關於“棖棖”吃人的傳言,一傳十,十傳百,如同瘟疫般蔓延開來,而且是愈傳愈邪乎,長安百姓都人人自危,每天夜裡,長安城的百姓不敢睡覺,手持刀劍防身,沒有兵器就手持竹刀,夜裡不敢再到外面獨自行走。

後來,這個傳言漸漸傳進宮裡,甚至傳到了李世民耳朵裡。為了平息混亂,李世民不得不下詔令:“長安城中的裡坊,到了晚上全都不許關門,每天都有朝廷官員巡視全城每處裡坊,安撫百姓們不要聽信謠言。” 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這個事件仍然沒有平息。

九月初十,在朝會上,李世民召叢集臣商議如何解決“棖棖”吃人的謠言。

馬周奏言道:“每當國家出現動盪不安的情況,就會有人假借‘棖棖’的謠言出來興風作浪。‘棖棖’吃人這種謠言不光是本朝出現過,其實在一百多年前,南朝梁武帝蕭衍時期,也出現過‘棖棖’吃人的謠言。

臣認為出現‘棖棖’吃人這種謠言,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造謠,以達到擾亂人心的不可告人目的。”

李世民聽罷,贊同馬周的觀點:

“今年魏徵突然離世,齊王李佑與前太子李承乾接連造反,不少朝臣因受這兩次謀反案而被牽連斬首,因此長安城裡已是暗流湧動。在這樣的局勢下,難免會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長安城裡製造謠言,把矛頭對準的是朝廷,其心可誅!朕想了多日,認為應派專人專班徹查此案。”

於是,李世民下詔命:“成立 ‘三司推事’。這一專班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組成,共同負責查處此案件。任命宣武將軍袁天綱為‘三司推事’的主事,長安縣丞王璥為副,限期七日內查處幕後的推手。”

袁天綱出列回奏:“謹遵聖命!”

袁天綱領命後,不敢馬虎,立刻帶上王璥一起到大理寺報到,見到大理寺卿孫伏伽後,三人一起分析案情。

孫伏伽問道:“這個‘棖棖’吃人案,你們現在有破案的頭緒嗎?”

袁天綱是從一千多年後穿越到唐朝,是一個無神論者,根本就認為‘棖棖’吃人是無稽之談,於是他直截了當地說道:

“‘棖棖’吃人現象,只是在南朝梁武帝蕭衍時期出現過。梁武帝蕭衍在早期是很有作為的,他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受百姓愛戴。但是到了執政的後期,他開始篤信佛教,最後更是到了痴狂的程度。他先後三次出家當和尚,後又讓大臣們花重金把他贖回來。就這樣折騰來折騰去,把國家搞得一片混亂,老百姓身上的賦稅越來越重,惹得所有人怨聲載道、叛亂不止,恰在此時‘棖棖’吃人出現了。

孔子說過:不談怪力亂神。我認為‘棖棖’吃人純屬是荒誕之言,這個‘棖棖’是人為編造出來的謊言,編造這個謠言的目的,就是進一步削弱百姓對朝廷的信任,以發洩對聖上與朝廷的不滿罷了。”

“那是誰造出這樣的謠言呢?” 孫伏伽不解地問道。

“我認為如此造謠的的人,一定是個讀過書的人,只有他們才會讀過《南史》中關於‘棖棖’的記載。這個讀書人或許是齊王李佑、前太子李承乾的餘黨,他這麼做無非是為了給舊主報仇罷了。” 王璥做抽絲剝繭地分析。

“你們說得很有道理。現在聖上限期七日破案,看從何處下手?” 孫伏伽問道。

“我認為謠言止於智者,只有抓到造謠者,謠言就不攻自破。” 王璥答道。

“長安城有上百萬人口,那在這茫茫人海中如何抓到造謠者?” 孫伏伽問道,這時他與王璥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掃到袁天綱身上。

袁天綱沉思片刻,說道:“要想抓住造謠者,我有一策!”

“什麼計策?” 孫伏伽與王璥異口同聲地問道。

“我的計策是:把三十六計中關門捉賊改為開門捉賊。” 袁天綱徐徐說道。

“如何開門捉賊?” 他們又問道。

袁天綱只是微微一笑,將自己心中盤算好的計策合盤道出。

孫伏伽與王璥聽罷,都交口稱讚。

袁天綱安排長安城內的長安縣與萬年縣的縣令,讓他們各自在其轄區內張榜告示:“近日來,長安盛傳‘棖棖’吃人,經查實,純屬無稽之談。自告示之日起,每夜都必須開啟裡坊門,由各里坊的武候鋪負責巡察坊內;街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