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一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又想換太子,推背圖之大唐帝國,鹿門一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太子李治的太子妃冊立禮結束後,李世民總算鬆了一口氣,心情有些舒展。今年以來噩耗不斷,魏徵去世,齊王李佑因謀反被殺,前太子李承乾因謀反被廢,侯君集因謀反被殺,嫡長女長樂公主生病去世。一年之內,他失去了兩個孩子,流放了兩個孩子,失去了一箇舊友,這一連串生死離別的打擊對李世民是非常嚴重的,嚴重損害了他強壯的身體和超級自信的心理,不經意間,他由一個萬王之王的雄主,迅速地走向衰老。

他開始犯猜疑症,他不僅猜疑身邊的大臣,更猜疑自己的子女。他懷疑太子李治仁慈懦弱,害怕自己百年之後,李治當皇帝后是否能鎮得住這些能臣悍將?對此,他自信心嚴重不足。

這時,他想起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吳王李恪,這次李恪要去安州當都督(安州,今湖北安陸)。他將要出發赴任前,這些日子在宮中侍奉著李世民,與阿耶一起用膳。事後,李世民對房玄齡等大臣說:

“李恪深得朕的寵愛,朕想和他多相處,但是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朕不得不讓李恪離開長安,去安州赴任。”

房玄齡回答道:

“我聽說孝行有三種:最大的孝順,是使得雙親被尊崇;其次,是不使雙親受辱;最下,是能夠頤養雙親。現在,聖上威名遠揚,統御天下,大唐各族人民都能安居樂業,這正是實實在在的大孝順,遠不同於侍奉雙親左右、伺候他們飲食的孝順。而且君主,怎麼能與平民一樣與子孫時常同處一室,這不是保護國家、鞏固國本方法。”

於是,李世民下決心讓李恪去安州都督赴任。過了一段時間,李世民想李恪了,就寫信告誡他:

“我作為一國的君主,統治百姓;而你因為是我的兒子而地位顯赫,讓你作為屏藩保衛國家。你要勉勵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學習漢代藩王河間獻王(劉德)、東平憲王(劉蒼)的美德。用義來處理政事,用禮來節制慾望,面對歌舞淫樂的誘惑,不得不慎重。這樣才能使國家像磐石一樣堅固,永遠做到宗藩衛國,外有忠君的美名,內有孝順的美德。你應該自勵自勉,日日長進。你離開朕的身邊,朕十分傷心、戀戀不捨。想送你一些珍寶,又怕助長你的驕傲與奢侈,所以告誡你這些話,作為父親的教誨。”

又過了一段時間,李恪出鎮安州後,力薦當地賢才史萇出來做官,並將安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李世民感到非常欣慰。他常常拿李治與李恪做比較,越比較越覺得李恪像自己一樣英武果敢,而李治性格懦弱,慢慢第開始懷疑自己選李治當太子是否是一個錯誤。

一日,李世民私下對長孫無忌說:

“你勸朕立稚奴(李治小名)當太子,但是李治生性懦弱,恐怕不能保守社稷江山,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做太子,怎麼樣?”

長孫無忌執意勸諫道:

“聖上,立皇太子是國之大事,豈能如兒戲一般換太子。況且李恪不是嫡子,他母親又是隋朝亡國公主,按照立嫡不立長的宗法制度,萬不能立李恪為太子。”

李世民聽罷不悅,反駁道:

“你就因為李恪不是自己的外甥吧,你才堅決反對立李恪為太子?”

長孫無忌當場拜伏於地,厲聲勸諫道:

“太子李治仁德寬厚,是真正守成之主。太子的位置是極為重要的,怎麼可以多次變更呢?希望陛下仔細考慮這件事。”

李世民聽罷默然不作聲,才放棄換太子這個想法。

事後,李世民寫信對吳王李恪說:

“父子雖然是至親,但一旦有罪,則天下的法令不能夠偏私。漢朝已立漢昭帝,燕王劉旦不服,暗中圖謀造反,霍光以一封便箋就殺了他。為人臣子,不可不以此為戒!”

有一日,袁天綱與高淑行在府中閒聊,高淑行問道:

“先生,您聽說了吧,聖上曾說吳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聖上,想換他當太子。您是否聽過此傳聞?”

“我聽說過了,但是經長孫無忌的勸諫,聖上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 袁天綱回覆道。

“看來這個傳聞是真的啊!” 高淑行說道。

“不過!” 袁天綱欲言又止。

“不過什麼?” 高淑行問道。

“不過聖上辦了一件蠢事。” 袁天綱直言不諱地說道。

“怎麼了?” 高淑行不解道。

“他把自己想換太子的想法告訴了長孫無忌。” 袁天綱感嘆道。

“會有什麼惡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