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一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禘祭禮,推背圖之大唐帝國,鹿門一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十二月十八日,李世民審閱了光祿大夫岑文字的《定宗廟樂議》奏章。奏章內容為:

“……大孝莫重於尊親,厚本莫先於嚴配。數盡四廟,非貴多之道,祀建七世,得加隆之心。臣等參議,請依晉宋舊典,立親廟七,……文德皇后厚德載物,凝輝麗天。《易》曰:含宏光大,品物咸亨。’ 言坤道至靜,柔順利貞,資生庶類,皆暢達也。廟樂請奏光大之舞。”

李世民看罷,龍顏大悅,力排眾議,准奏此議。

十二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將在太廟舉行禘祭禮。

十二月二十六日,為禘祭禮做準備,李世民開始在宮中齋戒三日。

十二月二十九日辰時前四刻,在禘祭禮當日,太廟令帶領其屬官在太廟裡準備好尊、罍;太官令帶領其屬官在太廟裡準備好籩、豆、簋、簠。

辰時前三刻,奉禮郎帶領其屬官先進入太廟就位,然後引導御史、博士、宮闈令、太祝等官員,從太廟東門進入太廟。

奉禮郎高喊:“行拜伏禮。”

御史以下官員都拜伏於地行禮,然後起身。奉禮郎引御史、太祝等官員在太廟東側臺階上打掃衛生,一直掃除到太廟大堂位置。

太廟帶領其屬官將各州府獻上的祥瑞之物放置在太廟臺階的西側,上等祥瑞之物放在前列, 次等祥瑞之物放在後面,再次等祥瑞之物放在最後;再將被滅國如突厥、吐谷渾、高昌的國寶器物也是這樣擺放,從太廟臺階的北側向上擺放。

辰時前二刻,奉禮郎將腰輿從太廟東側臺階往上擺放。太祝、宮闈令將神主牌位分別放在腰輿上,然後抬進太廟,放置在太廟的神座上。文德皇后配享太廟時,大唐宗廟已經從五廟制改為七廟制,當時位列太廟的神主依次為:弘農府君李重耳、宣簡公李熙、懿王李天錫、景帝李虎、元帝李昞、高祖李淵,加上文德皇后,就有七個神主。

李世民的鑾駕將要到太廟,通事舍人引導群臣、皇室子孫、各國使者,都在太廟門外站立迎接李世民的鑾駕。當鑾駕到太廟的大次門外時,侍中魏徵高喊:“請聖上降輅”。李世民走下鑾駕,換乘御輿進入大次門。通事舍人引導文武五品以上官員們在門外站立迎接。

謁者引導司空房玄齡在大次門外站立迎接聖上。奉禮郎高喊:“行拜伏禮。” 司空房玄齡行拜伏禮。

李世民在大次門停留半刻,侍中魏徵上奏道:“請聖上下御輿”。

李世民走下御輿。太常卿引導李世民步行到太廟門外,殿中監立即進獻一個鎮珪,李世民手執這個鎮珪。

李世民走到太廟神主位置前站立,太常卿高喊:“行拜伏禮。” 李世民向太廟神主行拜伏禮。

奉禮郎高喊:“群臣行拜伏禮。” 群臣都行拜伏禮。

太常卿上前高喊:“太常寺準備奏樂。”

教坊的樂者與舞者開始演奏、舞蹈《九功舞》。

演奏完畢後,太常卿高喊:“行拜伏禮。” 李世民行拜伏禮。

奉禮郎高喊:“群臣行拜伏禮。” 群臣行拜伏禮。

李世民走到罍洗前,岑文字跪著拿著一個匜,將水倒在李世民手上洗手,然後拿一個羊毛巾給李世民擦手。

接著,李世民走上太廟的臺階,依次走到太廟的七個神主前:弘農府君李重耳、宣簡公李熙、懿王李天錫、景帝李虎、元帝李昞、高祖李淵、文德皇后,岑文字將酒樽遞給李世民,李世民跪拜於地,進行祭拜。在祭拜時,教坊的樂者與舞者分別演奏唐享太廟樂章?光大之舞、長髮之舞、大改之舞、大成之舞、大明之舞。

在祭拜文德皇后時,教坊的樂者與舞者演奏唐享太廟樂章?光大之舞:

“肅肅藝祖,滔滔浚源。

有雄玉劍,作鎮金門。

玄王貽緒,后稷謀孫。

肇禋九廟,四海來尊。”

此樂章肅穆莊重,以雄偉的玉劍象徵權威,金門象徵尊貴,突顯文德皇后威嚴和尊貴的形象。樂章後兩句“肇禋九廟,四海來尊”凸顯了大唐太廟祭祀活動的尊崇和祭祀活動的盛大。

李世民祭拜完畢,群臣也接著按照上述流程進行祭拜。

然後,祝史們手拿著祭物的毛、血、肝、裡脊肉站立於太廟的東門外,齋郎們手執著爐炭、稷、黍站立在祝史們後面,依次進入太廟正門,走到太廟外的臺階上。太祝們將手中犧牲的毛、血、肝、裡脊肉放在臺階上,祭奠在太廟神主座位前,齋郎們將爐炭、稷、黍放置在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