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52 章 姑蘇之行,我的老婆是黛玉[紅樓],鍾離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對姑蘇城外那座寒山寺可是聞名已久,惜乎一直無緣一拜。”

林黛玉點了點頭,說:“既然已經約好了,自然不能失信於人。不過,朝廷只有三個月的假期,咱們若是要轉到去姑蘇,只怕就來不及再回來與爹孃告別了。”

“那就直接告別吧。”徐茂行笑道,“我看爹孃的身子還硬朗著呢,且照大哥的勢頭,只怕三年之後便能金榜題名。

等大哥在朝中站穩了腳跟,我就辭官回來侍奉爹孃,將來盡孝的日子多著呢,不急於一時。”

林黛玉聽了,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點了點頭。

夫妻二人商量停當之後,又檢查了一番睡在中間的女兒,見她身上的小被子還蓋得好好的,便也滅掉了兩根蠟燭,酣然睡去了。

等到第二天,家裡果然收到了許多帖子,有的是要登門拜訪徐茂行的,有的是要請徐茂行外出赴宴的。

連夫人來問他的意見,徐茂行只說想趁著這個機會,多孝敬孝敬爹孃。

於是,連夫人就讓人把這些帖子全都退了回去。

在老家住了有半個多月,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徐茂行單獨拜見了父母,第二天便收拾了行李,帶著妻子和女兒一同往姑蘇去了。

臨行之前,三個孩子彼此依依不捨。

這也難怪,兄妹三人是第一次相見,好不容易玩得熟了,卻又不得不分別了。小孩子的感情真摯而深刻,哪有不傷心的?

最後還是林黛玉哄他們,說是等回到京城之後,就給徐櫻代筆,給兄姐寫信,他們也可以寫信寄去京城。兄妹之間雖身隔千里,卻仍可鴻雁傳書,也不失為一件雅事。

小孩子正是愛模仿大人的時候,林黛玉這種說法,一下子就把他們給拿捏了。

徐櫻甚至拍著胸脯說:“等我回到京城之後,一定認真學習寫字,爭取早日能讓哥哥和姐姐收到我的親筆書信。”

“那好,咱們一言為定。”徐桂伸出了一隻手平放著,徐櫻把小手放在了姐姐的手心,徐樗又把手蓋在了最上面,三人以此盟誓。

江南水網密佈,航運特別發達。他們從江浙去姑蘇也是一路乘船,掌舵的又都是老把式,一路順風順水,彷彿沒過多久就到了地方。

等他們趕到城外時,恰好天色向晚,城門已經快要關了。

一家三口乾脆就先去了寒山寺,一來拜佛,二來賞景,三來借宿,也算是一舉多得。

知客僧得知徐茂行是金科探花,對他們十分重視,堅決要留他們多住兩日。等到第二天,還親自領他們去見了方丈,聽方丈講了一段勸官愛民的佛法。

徐茂行表示:大師的教誨,學生必然謹記在心。

老方丈慈眉善目,見他是誠心受教,不由欣慰地點了點頭,笑呵呵地說:“我蘇州自來文風鼎盛,本朝出過的進士不知有多少,狀元榜眼也有幾個,但是探花郎麼……自太_祖立國以來,也只出了那麼一位。”

聽著話音,徐茂行心中一動,和林黛玉對視了一眼,見妻子面露激動之色,他悄悄拍了拍柔軟的手背以示安撫。

“大師口中所說,可是如海林公?”徐茂行問。

大師點頭道:“正是。原來徐施主也知曉林公嗎?”

徐茂行笑道:“大師有所不知,林公正是學生的泰山嶽父。”

“阿彌陀佛——”大師雙手合十,閉目誦了一聲符號,緩緩道,“當年林公高中之後恩澤鄉里,給敝寺也捐過一座鍍金觀音像,如今就供奉在圓通殿中。既然是故人之子,理當前去參拜一番。”

說著便起身,親自領著一家三口去了圓通殿。

觀音像身高三尺,手託淨瓶,慈眉善目。左有童子,右有龍女。童子捧金錢,童女捧蓮花。

拜過之後,林黛玉又為父母點了一盞長明燈,約好每年五月叫人把燈油錢送過來。

或許是見了父親舊物的緣故,林黛玉顯得有些沉默。徐茂行抱著女兒默默陪伴在側,並沒有打擾她思念父母。

在寒山寺盤桓了三天,徐茂行讓徐祿先壓著行李回京,命阿山租了小船,帶著妻女悠悠而行。

一開始林黛玉還沒察覺到什麼,可是離開大道,拐進某個水巷之後,塵封多年的記憶驟然翻起。

她記得,這是回她家鄉的水路。雖然她只在安葬父母時,扶棺跟著來過一次,卻永遠都無法忘懷。

他們林家的祖墳,就在離家族聚居地不遠的某個小島上。

每年祭祖之時,族人都要集體出資租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