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蕭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跑新聞和假大棚,記錄者的密碼,王蕭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排個地方。”
4
上一次來鐵東縣採訪,是接到反映。鐵東縣城西十公里,鎮上和村子裡,建假塑膠大棚,騙取上級農業大棚補助資金。
農民打來電話說,城裡、市裡給農村的大棚補助資金,根本分不到真正建大棚的農民手中。全被鎮裡和鄉里修建假大棚給騙走了。
接到反映後,蕭蕭帶著車來到縣城西邊十公里的村子裡。
早春的農村,一片荒蕪。道路邊上高大的防風林,枯枝隨風搖擺,“沙沙”作響。
道路邊溝上,胡桃枝、刺槐、細柳,迎風抖動。
,!
邊溝再往北,就是村民反映的大棚,一趟一趟的,倒是建了一大片。
走進大棚,其實這根本算不上大棚,也實在不能叫做大棚。
北側、東側、西側是用紡織袋子壘上一米多高,肯定不到兩米的厚厚的土牆,倒是像電影戰爭片中,臨時堆起的掩體。
大棚正面,是細細的竹坯子搭的架子。架子上面完全是空的,並沒有蒙上塑膠面膜。
當地知情的農民反映說,這些大棚是去年上秋的時候,收完苞米後建的。
建大棚的地是向當地農民租的,給些補助。驗收完了之後,把大棚拆了,再還給農民。
最讓人聽了來氣的是,這些竹坯子還要留著,留做下一批申報補助的時候去用。
鐵東縣的人精明,精明的人都集中到了鄉鎮和縣裡。
採訪完結束,準備前往縣裡做進一步的採訪時,縣裡的車已經等在了路口。
原來鎮上一聽記者來了,二話不說,趕緊往縣委宣傳部門打電話,彙報和請示。整個過程沒一個到現場露面的。
車上下來的人,穿著夾克衫,普普實實的,滿是誠懇的笑容,自我介紹說是縣裡新聞科的科長。
聽說記者來了,特意從縣裡過來迎接,有事到縣裡說,說完又指指路邊等著的車輛,竟然是一輛當時被叫做“大發”的小麵包車,或者可以直接說是小破面包車。車子已經曬得起了皮,表面上滿是油汙。
對的人,加上可憐的車,難免不讓人為之所真誠所打動,自然也就沒再去鎮裡。
5
到了縣裡。縣裡特意安排了分管領導來接待,話說得很真實。就是縣裡、鎮裡實在是太窮了,當地的百姓也實在太窮了。
這大棚補助款,如果按照政策,一般的百姓人家建不起。有的腦瓜活的,偷工減料的建完了,補助到手了,就不管了,或者租出去給別人,兩三年不完蛋了,大家還是有意見。所以,縣裡和鄉鎮一研究,象徵性的建建,把補助用於縣裡和鎮上。
說白了,就是一個窮。縣裡窮、鄉鎮窮,當地的農民窮。窮著窮著,就想起了這不正常的道道。
說起這些,縣裡的領導也不好意思起來,笑容中透露著尷尬和無奈。
蕭蕭聽了,心裡也不是滋味,也有三分來氣。畢竟,這是省、市同樣在財政困難情況下,落實支農、惠農,帶動農業發展,帶領農民走上致富之路的一個舉措。
可根據縣裡這般真實的介紹。在當地、當時的情況下,這大棚不建,補助得不到。建了,二三年光景,就成了爛尾大棚,當地農民恐怕拆的錢都拿不出來,接下來就是又荒廢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想到這裡,蕭蕭就又說了一件事,確切的說,是算了一筆賬。
“我瞭解了一下,建這樣一個大棚,需要二、三千塊錢。上級補助一個大棚,根據驗收情況,八千到一萬塊。這一來二去的,整個損失近三千元,雖然縣裡,鄉里和鎮子裡,補助到手,能有個六、七千,但是損失也是國家的錢。”
顯然,當地的官員們,只是算了能夠得到多錢,並沒有想到這三千元的損失,面上多少有些慚愧之色,一個勁的說:“是啊,這筆損失,咱們確實沒想過。一切都是因為太窮了。”
最後,縣裡的領導又想起了什麼。特意強調說:這些事情,我們縣裡領導都知道。並且將情況向紀委、審計都做了說明。這裡我們可以保證,決沒有個人貪佔的行為。
6
蕭蕭回去後,說服了主任,沒有將這篇報道公開播出去。而是寫了一份“內參”。
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報道,報出去了,實在讓當地政府難以為堪。而且,這樣的情況,對省、市有關單位都會造成極為不好的影響。是毫不知情,還是知情而不查的暗中默契。
其實,如果單純從瞭解到的情況,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