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蕭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報道中止,記錄者的密碼,王蕭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又是最不幸的。
比如說沒有掉下去的。走著走著,前面的車沒了,接下來自己的農用三輪車,車頭懸在了斷橋邊上,年輕的小夫妻,眼下是十幾米下處,滔滔的河水。
隨時處於生死一線,那時的恐怖,不如直接掉下去來得好一些。
細思極恐。
但是,如果經過媒體報道發酵,這事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大橋早就被定為危橋,險橋,事故出現一個月前,省級交通部門還專門做了鑑定。
這個鑑定結果是什麼?如果鑑定結果早些出來,會不會避免大橋出現事故。
即使鑑定結果出來了又怎麼樣?此前做過多次鑑定,除了定為危橋、險橋,即從來沒有對危在哪裡,險在哪裡做出說明。
大橋上立了兩塊牌子,一個是限制通行20噸 ,一個是限制能遷15噸,這兩塊牌子以哪塊為準。即使都準,也沒有影響到百姓傳說的五、六十噸的大貨車,在夜深的時候,在大橋上“嗷嗷”的跑。
“那車跑的,瘋了似的,跑慢一點,都得把橋壓塌。它們咋不掉河裡才好。”
再就是橋頭擺放的小亭亭,這是公路部門專門用來看護超載車輛的。
亭子裡沒見過幾回人,人都在外面待著,當地的,好像不是正式的人員,歪戴個帽子,衣衫也不扣,沒見到管事。
晚間人就撤了,人撤了,車就沒人管了,隨著便的跑。
當然,交管部門更擔心的是,如果這件事情被炒得過大、過火,就會引來更上一層部門對事件的全面徹查,挖出更深層面上的東西來。
這絕不是事故中,有沒有傷亡這麼簡單。
報道不做了,包袱就放下了,也算採訪任務完成了。
於是,一行三人決定趕點完,回家。
:()記錄者的密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