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蕭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大橋塌了,記錄者的密碼,王蕭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的電話起了作用。
兩個人回到賓館後,下午四點多了。
中心主任把電話打了過來。
先是詢問了一下采訪的情況。二個把採訪的“收穫”做了彙報。
“現在所有的材料都到手了,採訪物件講得也都很好。就差採訪公司總經理了。”
“那很好。辛苦了,晚上吃點好的。”話語中有關心,也有雙方的友情。
“還有一件事,和你們說一下,有個準備。”
“立鋼方面託關係找來了。晚上要請你們吃飯,我沒同意。這裡要說的是,我這先假意答應了,暫時先不報了。但是,記者的採訪得配合。對方也答應了,明天應當能見到總經理。”
“立鋼單位很特殊,老總級別比當地市委書記都高,別讓他往上找。先穩住再說。”
“還有件事正好。莊兒臺大橋今天早間塌了,明天上午你們去礦業公司之後,不用回來,直接去莊兒臺大橋採訪。我事我也和立鋼找的人說了,麻痺他們一下。”
雙方又閒聊了一些家裡的情況,又說到了莊兒臺大橋,再通話。
。。。
第二天,上午九點,經理辦公室。
一定是昨天立鋼方面託的關係起了作用。
礦業公司石經理正等候在辦公室。
孫副主任和經理認為接下來就是走一個採訪過場,沒有準備任何材料。
孫副主任讓人沏了兩杯茶後,寒暄一下,就退了出去。
當然,孫副主任一走,有另一層含義,不知道經理是否還有其它的“想法”。如果有其它的想法,其它人在場就不“方便”了。
孫副主任的圓滑,和可能早已準備好的“準備”被接下來的採訪完全打亂了。
“我們當初確實是打算給勞模建樓。畢竟勞模這麼多年,給企業做了這麼多貢獻,值得尊敬和關心。”
石經理慢條斯理的說道,其中也在掩飾對分房問題的心虛。
“既然當初是給勞模建樓。我想請問石經理一下,咱們公司現在有多少勞模,這個情況您掌握不。”
看得出,這句話讓石經理表現出反感,而且很無奈。
誰讓事先託人求情了,這情求了,就不能不還情。
經理能痛快的答應見面,就是要還這個情。
但是,這個情託了,情又還了,對方是否能夠領這個情,就不好說了。
蕭蕭的問話,讓石經理足緘默了二分多鐘,這個從蕭蕭的採訪機上可以計算出。
二分多鐘的時間裡,石經理後悔了,真不該這麼快就答應見二位記者。或者說,既然託人找關係了,就沒必要再見兩位記者。更確切的說,完完全全沒有必要在辦公室裡見兩位記者。
“以前我們申請了多次,要在勞動湖南建家屬樓,都沒有批。”
“這次給上級報告,我的目的要建成樓。建勞模樓,批的時候要順利些。”
一週後,石經理肯定為這最後幾句話後悔。
而在當時,本來就是要出來應付一下。
應付,就是要短時間內,儘快把二位神送走。
把二位神送走的最好辦法,就是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想知道什麼,就讓你知道什麼。
其實,石經理說完這句話已經後悔了,可話又已經說出了。
接下來,蕭蕭和俊鋒的話又讓石經理後悔的念頭打消了。
“二位這就走嗎”
“是的,我們剛剛接到通知,莊兒臺大橋昨天塌了,讓我們過去採訪。”
“現在馬上就走。”
二位記者的話,讓石經理放下心來。
沒有孫副主任,直接把二位送到門口,稱有事,就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
。。。
莊兒臺大橋,位於海寧省中部大河入海口處。
大橋1977年建成通車,是當時國內屈指可數的最大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公路橋。
大橋垮塌的時間是前天早晨6時55分。
大河是海寧省最大的河。特別是入海口處這一段,河面寬有八百多米。
蕭蕭和俊鋒來到大河北岸,遠遠望去,煙波浩渺,大橋橫跨南北,蔚為壯觀。
垮塌的部位是大橋中間的兩孔橋面,一側還懸掛著一輛農用三輪車。
岸上很多人在此觀看,手拿相機的是媒體同行。
“大大小小的媒體都來了,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