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蕭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塑膠大棚小學,記錄者的密碼,王蕭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注意安全,不能往外跑啊!”
來人是學校值班室打更的。
“今天學校怎麼不上課了。有件事問問你,這塑膠大棚是什麼時候建的。誰讓建的。”
“哎呀,我就是一個打更的,看看門,這些事我可不知道。”打更的大爺急三火四的回答說。
“校長在哪辦公,他來了嗎?”蕭蕭攔著打更人問道。
“哎呀,這個你可千萬別問我。現在誰也沒來,估計下午間,也不會來了。”打更人說著,頭不回的走向外面。
“王哥,走吧!誰也不來了,聽說你來了,早走了。”慶軍有些幸災樂禍,又為蕭蕭的威懾力打著哈哈,笑著說。
,!
下午不上課了,孩子們一溜煙跑了出去,在校園裡消失了。
三羊鎮建在三羊村。出了校門,沿著門前道路,向西二公里,就是三羊村。
路邊大樹下,圍坐著幾個曬太陽的村民,這就是村口了。
見來人開著車,又是問起學校的事,一個村民對邊上年紀稍小的人說,讓去把后街的二叔找來,他了解情況。
過了一會,樹邊又聚攏了幾個人。
其中一個被稱做二叔的,開始述說起學校的事來。
三羊鎮中心小學是1968年建的,說來也有35、6個年頭了。
當時二叔才二十多歲,家裡老父子是村長,他是民兵連的連長。
當時鎮上辦了磚廠,鎮上就頂了些磚頭,從三羊村又出了些地,再從各村抽調些壯勞力。
聽說是給各村的娃建學校,大家二話沒說,自己帶著乾糧,本來說是從臨近的村,每個村抽五個,結果各村都來了。
大家七下八下,熱火朝天的把學校就蓋起來了。
這學校是當時鎮上最好的房子,比鎮政府的都好。
房屋質量本來是沒問題。
可這十多年,房子都沒有維修過。
特別是夏天裡,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泡來泡去,把牆給泡浮囊了。
聽了二叔的介紹,蕭蕭心裡明白。單單是雨水泡了,還勉強能過得去。
北方這冬天一到,嚴寒的氣溫下,磚裡、牆裡的水份結了冰,脹了起來,春天再化開,幾年的功夫,這房子也就糟了,慢慢的就成了豆腐渣。
“這房子裡和窗戶上的木棍是什麼時候支上的。”蕭蕭問道。
“這房子五、六年前就不行了。開始是哪漏補哪,哪裂了修哪。後來漏的地方越來越多,怕房頂塌了,就用木棍撐著。”
“打去年,窗戶上裂縫越來越大,就用木板、木棍在上面撐著。再後來,就差點把窗戶糊死了。”二叔繼續說道,語氣也有些怨言。
“等到了去年那會。滿屋子跟挖煤洞子似的,再也撐不下去了。老師、校長再也不敢讓孩子在教室裡待著。時不時的上半天課就不上了,就趕緊讓娃們回家。”
說話間,一輛警車從村西頭駛過來,從大家身邊經過。
車窗微微開了道縫,車內的人這才張望過來,向學校方向駛去。
“聽說你們來了,學校不讓上課了, 這不讓派出所的來了。”說著,幾個膽小的走了。
“你們找過學校校長和老師沒。”蕭蕭邊錄音,邊問道,並沒有理會警車的到來。
“找了,鎮上都找了。校長說他們已經打了幾年的報告,申請維修。上邊說沒錢。鎮上也是這麼說,報告早就遞上去了,就是不批。一些家長實在不敢讓孩子在學校裡上課,就把娃領回家了。”
“你們再不來,咱們就要去省裡找你們去了。”
“你們的節目咱們都聽,辦得太好了,真為老百姓說話。”整個過程只有二叔一個人在講,這後一句話,即是實在話,也是帶些討好的,讓記者把事情實在的辦一下。
說話間,警車又折返回來,並沒有停下,而是在村西頭空地上停了幾分鐘後,就開走了。
後來在鎮子裡知道,警車過往後,看到車輛前面擺放著“新聞採訪”的銅牌子,省城的車牌號,記者手中的採訪機,確認是真記者之後,向所裡做了彙報,也不想參與這事,任務也就完成了。
見警車來來往返,又有兩位村民招呼著,也走了。
二叔也不再逗留,留下聯絡方式,末了又說,一定要幫助反映反映,幫助把問題解決了,孩子上學實在太難了。
想了想又指著學校方向說,過了學校那段路,見了路口往右拐,再往前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