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期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第二師,民國之桂系開局,永遠期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子澄指揮部隊衝殺過去,率先透過鐵橋,進入到鎮內。由於第九軍的前進速度太快,吳軍沒辦法施行逐次防守的策略,一路潰逃。

九軍將士們緊追不捨,往前追了十幾公里才漸漸停下來。

還在前面幾道防線苦苦支撐、和其他兩路部隊糾纏的吳軍接到賀山橋主陣地失守後,明白繼續抵抗已經沒有意義,還會讓自己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

所以殘餘的吳軍連夜逃回武昌,賀山橋徹底被北伐部隊佔領,這場戰役才算結束。

賀山橋戰役經歷了一天一夜的戰鬥後,以北伐軍大獲全勝告終。

第九軍在這場戰爭中擊斃敵軍數千人,俘虜的軍官都有上百名,其中以二團殺敵數量最多,遭受的抵抗最激烈。

二團亡316人,傷527人,接近一個團三分之一的人喪失戰鬥力。

繳獲大炮二十多門,槍支三千多杆,機槍四十餘挺。加上在挺司橋和入鄂以來的戰利品,陳德良手裡的武器裝備三個師綽綽有餘。

不過陳德良暫時還不打算擴軍,還是那句話,兵貴精不貴多。吳佩服的部隊人數遠比北伐軍多,可戰鬥力卻千差地別。

與其耗費巨資養幾個戰鬥力低下的師旅,還不如精心培育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隊。

不大規模擴軍不代表不用補充兵員,一路走來陳德良部隊的名聲越來越好。戰鬥力強、軍隊紀律好、關鍵的是軍裝好看,在一群軍閥隊伍中鶴立雞群。

所以陳德良下令徵兵,永遠不擔心兵源問題,攜大勝之勢,第九軍成立第二師。

第二師五千多人,全員新兵,基本不參加戰鬥,只訓練軍事能力。為的是可以在第一師出現傷亡時能及時得到補充,所以他們就是新兵師。

第二師說白了就是第一師的血包,任務是補充新兵和訓練,如果有素質好的俘虜也會一併加入其中,改造成功後再進入一師。

二師的津貼待遇等等只有一師的一半,所以這些新兵們對訓練的熱情高漲的很,就是想著表現出色,成功進入到第一師。

要是有實力大規模擴軍,陳德良自然不介意手下的兵力越來越多,可他現在根本沒辦法養活太多部隊。

“下一步,該往哪裡走。”陳德良喃喃自語道。

第九軍跟隨著敗退的敵軍來到武昌郊區,陳德良命令部隊在此處進行休整。

第九軍在這幾場戰爭中名聲大噪,兵強將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風頭蓋過了所有的部隊。

與第九軍相反的,是吳佩服的部隊。幾天之內,先敗於挺司橋、再敗賀山橋。

自從護法戰爭以來,吳佩服和他的部隊橫行於華北、華中,所向披靡、聲威顯赫,是絕對的實力雄厚。

一敗再敗的結局,不僅出乎吳佩孚意料之外,還引起全國輿論的一片譁然。這一戰,可以說是陳德良以及第九軍踩著這位這位北洋軍中最能打的將軍為世人所矚目。

吳軍大部分殘部退守至武昌,武漢三鎮向來是華北的經濟和政治中心,也是吳佩服統治地盤內的一大重鎮,他肯定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吳佩服手下大將劉玉春覺得北伐大軍壓境,武昌城大兵單,守不了太久,建議退回江北,等待救援。

可吳大帥的精銳基本損失殆盡,哪裡還有多少援軍,他嚴厲斥責道:“丟掉武昌就等於丟掉鄂省。”

劉玉春不敢多言,念著吳大帥的知遇之恩,當下決定背水一戰,死守武昌,以圖報恩。

“你覺得這座城我們能拿下嗎。”第九軍指揮部,陳德良和手下的高階軍官探討道。

“肯定能拿下,我們兵鋒正盛,第一軍的人也到了,共四個軍好幾萬人。武昌的守軍被我們殺破膽,人數也比我們少得多,還怕拿不下這座城嘛”王健充滿自通道。

“武昌不好打,不能太樂觀。”梁思安搖搖頭道。

王健看有人反駁自己,心中不服,但是他對梁思安素來敬重,還是耐著性子問道:“怎麼可能,我估計城內就一萬多人,這都不夠我們第九軍殺。”

“武昌是鄂省的省會,城牆堅固,高達十餘米。牆外戰壕溝深兩三米。城內高山橫貫東西,城外地勢又平坦開闊,是絕對的易守難攻。”說話的是周懷安,他已經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成功躋身第九軍核心圈。

“不要以為吳軍接連戰敗,士氣低落,這樣想就太輕敵了,那可是吳佩服,哪有那麼容易就一蹶不振。”

“我同意周懷安的看法,北伐軍缺乏攻城重器,要攻打武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豔皇橫霸

厭筆蕭生

飲了這碗孟婆湯

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