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朦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小盧後的威脅,柯南體質?太子妃又捲入命案啦,卻朦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延寧帝統共立過兩任皇后,且兩位皇后同出一門——

盧氏一族。

元后明貞皇后便是景止塵的生母,聽聞是個德才兼備的才女,未成親前叫整個京城的公子哥兒都為之瘋狂。

按照陳氏的說法,景止塵與明貞皇后有八分相似,故而生得也是極為好看的。

嗯,這點徐星隱承認。

明貞皇后仙逝後,延寧帝娶了明貞皇后的堂妹小盧氏,人稱小盧後。

小盧後被立同年產下皇四子景止安,如今被封為定王。

兩位皇后雖然同出一門,但並非出自同一府中,且兩家還頗有淵源。

這兩位往上再數三代,其家族掌家人那可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當年,盧家嫡長子因居長而繼承了盧氏家業,嫡次子則拿了分家的錢財另立門戶。

兩家各自盤踞京城北、東兩側,人們遂稱之北盧與東盧。

東盧府因著身份相當卻錯失繼承之權,對北盧府可謂是恨之入骨,事事都要與之較量一二才行。

北盧府倒是好教養,並未與東盧府計較太多,便是素日打了照面也是以禮相待的。

較量,既是麻煩也是督促。

客觀些說,兩個盧府都因此發展得不錯,也漸漸有了些勢均力敵的態勢。

只可惜,東盧府後頭出了一樁勞什子醜聞,雖然動用資源壓了下去,可還是多少受到了些影響,便是那位掌家人也因此含恨而終。

掌家人離世之後,東盧府一蹶不振了很長時間。

而此時的北盧府一門賢才眾多,更是出了一位皇太傅盧同鳴。

自此,兩個盧府之間差距漸漸拉大。

大抵也是亂世之中顯英雄,東府一門在混亂中竟是讓一個身份低微的庶子坐上了掌家人的位置。

但這位庶子倒也是個有本事的,竟也能以雷霆手段力壓眾人帶領東盧府重新步入正軌。

明貞皇后便是出自於北盧府,其父為皇太傅盧同鳴,明貞皇后與延寧帝自小就是青梅竹馬長大的。

而小盧後則出自東盧府,其父則是這位一手定乾坤的庶子——盧同俞。

聽聞,小盧後在入宮以前也是個不受重視的庶女,直到坐上了皇后之位,才被盧家認作了嫡女。

聽到這裡,徐星隱也就大致懂得了陳氏的心思。

小盧後作為東盧府力壓北盧府的最好籌碼,想必掌握著東盧府最好的資源,如此一來……

景止塵的日子的確不好過。

況且,小盧後此番敢如此大搖大擺地邀請國公府前去,也就是在告訴國公府一個資訊——

景止塵與徐星隱的婚事成不了。

徐星隱自小未在陳氏身邊長大,與陳氏之間總是隔著幾分疏離的,因此對於陳氏這般推心置腹的話,多少有些感觸。

酸酸澀澀又帶了幾分甜意,一時也說不清是什麼感受。

陳氏的話言猶在耳,以至於頭一遭瞧見小盧後時,徐星隱的第一反應就是厭惡。

小盧後生得倒是漂亮,卻與徐星隱想象中皇后該有的模樣相差甚遠。

徐星隱見過明貞皇后,端莊大方可謂貴女之典範,而小盧後的美……

則是一種風情萬種的美豔。

美則美矣,但總是少了些許一國之母該有的儀態。

小盧後辦的品茶會熱鬧非凡,許多都是徐星隱在百花宴上瞧見過的熟悉面孔,可見將京城大半的官吏家眷都請來了。

國公府其他幾位姑娘按照身份是無法拜見皇后的,因此乾脆也就不來自討沒趣,與陳氏請過辭後便去尋相識的小姐妹說話去了。

陳氏本來預備帶著徐星隱與小盧後請完安就走,結果小盧後卻是一反常態地拉著陳氏嘮起了家常。

小盧後的目光落在徐星隱身上許久才挪開,笑道。

“這就是徐國公的嫡長女吧?瞧瞧,生得真標誌。聽聞學識也是上佳的,前些日子還贏了揚明雪,國公夫人可真是個有福氣的。”

徐星隱只管低了腦袋裝羞澀,陳氏笑著回了話。

“皇后娘娘謬讚了,小女頑劣,學識也粗淺,百花宴上不過僥倖罷了。論及福氣,定王器宇軒昂、文采斐然,皇后娘娘的福氣才好呢。”

大抵所有的長輩都願意聽見兒女被誇,小盧後也不例外。

聽到這話笑得開懷得很,又與陳氏家長裡短地閒敘了會兒,這才重新將注意力放回了徐星隱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入夜,嬌軟乖乖被京圈大佬吻哭了

妖妖逃之

(東宮同人)東宮:假如是李承鄞先想起來

紙上偷生

修真老祖在星際帶崽,活著就好

君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