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誦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年之約,病弱首輔的錦鯉妻,臨風誦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宥的話一說完,眾人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這,這位就是唐丞相府裡那個默默無聞的小庶女?怎麼敢發這種願?
三年不談嫁娶,她現在不是正好是待嫁的年紀,耽擱三年,不知道還嫁不嫁的出去。
“這小姑娘還挺有主見的,這麼虔誠,福氣還在後頭呢。”
有人心生佩服,也有人覺得她這是在向太后獻媚,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名利。
“用三年的吃齋唸佛換太后娘娘的恩賞,這明顯是賺了呀!”
“對呀,耽擱三年算什麼,三年後,太后一高興,給她指一個高門顯貴又有什麼難的。”
“嘖嘖嘖,譁眾取寵都取到寺廟裡來了,我最看不慣這種偽善了。”
“為什麼你就斷定人家是偽善,人家感念太后的恩德,自己發願為太后祈福三年,不談婚嫁,就不行嗎?”
“行行行,要是真是個不求名利的,幹嘛要挑這時候說,你就是先稟報父母,由他們來安排也好啊。現在看來,連她父母都不知道,不是有心機又是什麼?”
“她一個小庶女,人微言輕,她父母要是能同意,她至於這麼做嗎?”
眾人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但是,因為是替太后祈福,沒人敢高聲嘲諷或是為難她。
連何氏跟唐宓一時之間都懵了,不明白唐宥此舉對她有什麼好處。
不想讓嫡母給她亂點鴛鴦譜,可以讓唐富蓁幫忙,直接請求太后給她指個好人家啊,等上三年算是個怎麼回事。到時候人老珠黃了,青年才俊怎麼能看得上?
難道,她真的不想嫁人?
姜融跟唐富蓁卻鬆了口氣。沒說要出家就好,沒說終身不嫁就好。
只是這丫頭,做這個決定之前怎麼連她們都瞞著,待會兒可得好好教訓一番才是。
姜融倒是隱隱覺出,三年時間更像某種約定似的。她是跟誰約好了,還是隻是想給自己一段時間成長而已?
釋通大師聽完,道:“小姐仁善,佛家廣納四方潛心向佛之人。既有此願,本寺是歡迎的,只是不知唐丞相和夫人意下如何?”
唐丞相一臉無語,唐宥都這麼說了,他難道還能說個不字?
他說了不就是對太后不敬?
當然,要是唐宥所言所行對唐府有明顯的損害,就算得罪太后,他也自然不會輕易鬆口的。他浸淫官場多年,想要把唐宥的話給圓回來自然也是不難的。
只是,他一時之間倒是沒想出來,唐宥此舉對自己,對唐家有什麼危害。
此舉倒顯得唐家培養出了一個懂得感恩,潛心想奮的好女兒,好像就只是對她自己有不好的影響吧。三年不出嫁,那她就十七歲了,到那時再擇婿就會有諸多限制。
難道就是怕自己給她選的人家不好,所以才出此下策,指望抱上太后大腿,三年後讓太后給她指婚?
要是這個目的的話,唐富春覺得也沒什麼。上次唐富蓁為了她的婚事跟自己那麼一鬧,還搬出太后做靠山,他就已經不想管這個女兒的婚事了。
很難得到好處不說,一個弄不好還要惹得一身騷,她想吃齋唸佛就隨她好了,他倒要看看她最後能不能稱心如意。
唐富春輕咳一聲道:“既然這孩子有這份感恩之心,我這個做父親的很欣慰,那就隨你的心意吧。但是,為父醜話說在前頭,在佛前發了願,可不能半途而廢,你要是中途做出什麼違背誓言的事來,為父可不饒你!”
唐宥心中一喜,連忙表決心道:“女兒知道,女兒絕不會半途而廢的,若有違誓,任憑父親處罰!”
唐富春點點頭,表示這事就這樣定下了。但是何氏跟唐宓卻很不高興。
何氏還想拿捏唐宥的親事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被這個小賤人逃脫了。
唐宓也為暫時不能看到唐宥嫁給那些卑賤之人而可惜。
但是,事情終究是這樣定下了。
釋通大師一臉慈愛地對唐宥說道:“那唐小姐日後每月逢五都可來寺裡學經誦經。”
“多謝大師!”
釋通大師點點頭,對眾人道:“那現在諸位香客可以自行前去參拜了。”
眾香客們就興致勃勃地在寺廟四處走動了起來,也有呼朋引伴找了私密處談論剛才的話題。
何氏深深地看了唐宥一眼,警告道:“宥姐兒,這三年你要循規蹈矩,好自為之。”
唐宥乖順地道:“是,母親,女兒謹記。”
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