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調令
木三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調令,開局當媽,我在古代奮鬥,木三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好下了早朝沒多久,皇帝坐在御書房裡一邊批著摺子一邊等著周撿的到來,聽到門外的太監進來請示周撿來了,他就讓人放了周撿進來。
“微臣見過陛下。”周撿跪下行禮道。
“鎮國將軍快起來不必行禮,給鎮國將軍賜座。”
皇帝立即打斷周撿的下跪免了禮,並招手讓御書房中伺候的小太監搬出一把椅子放在周撿面前。
他看著周撿的眼神帶著一點抱歉,不過他這麼急派人去找周撿回來,還真的是有重要的事情。
“謝陛下,不知陛下這麼急招微臣進宮是有何事?”
“安國公府老夫人去世,顧岱要回京丁憂且他是安國公府世子,這般來就是要承襲定國公爵位,現在......”皇帝將顧岱回京丁憂的事情告訴了周撿。
本來戍邊的將士沒什麼重要的事情就算是丁憂也不能離開的,但顧岱乃是安國公府世子又是嫡支一脈唯一的子嗣,從十八歲成親後便一直守邊戍邊為大盛立下汗馬功勞,這個戍邊半生的老將,皇帝實在不忍拒絕一個臣子想要回來給母親盡孝的心。
顧氏一族滿門忠烈,對大盛皇室忠心耿耿,到顧岱這一代的時候全部戰死沙場只剩下顧岱一人。鼓老夫人病重的訊息送到東北邊關,戍邊的顧岱上摺子請求回京看母,皇上看了之後雖然有所猶豫,還是批准了。
“......誰知道還未等到顧將軍回來,顧老夫人就去世了,顧將軍連母親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哎......”
說到這裡皇帝忍不住的嘆了一口氣。
想到自己離去的親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太清楚這種感覺和心情了,因此對於要為母盡孝的臣子,他本能的不想拒絕,且顧岱回京還要承襲安國公府。
“今早顧將軍請求為母丁憂的摺子,朕也不能不批,這事就答應了顧將軍,不過頂替顧將軍的人,朝中的大臣們對此意見不一......”
對於派去代替顧岱的人,皇帝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周撿適合。
國不可一日無君,邊疆不可一日無帥,既然批准了顧岱回家丁憂的摺子,必然就要派另一個人去代替顧岱。
私心裡皇上是想把周撿留在京城的,但是出於大局的考慮,他要儘快的做出這個決定,把這個人選的事情定下來,而且一旦定下來,這個代替顧岱的人就要即刻趕往邊關,這一去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回京城了。
“朕思來想去,覺得這個代替顧岱的最好人選還是當屬你。”
皇帝長嘆一口氣,看向周撿的眼神帶著一點抱歉,但是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是大盛的皇帝,就要從大盛的大局出發,“你對邊關也熟悉,還有過抗擊關外蠻族的經驗,有你在,關外的蠻族必定是不敢動的,有你在,朕也能安心。”
其實皇帝也知道留在京城和去往邊關的區別。
能留在京城的臣子必然是不願意去往邊關那種苦寒之地的,更別說周撿這種在邊關待過的人,更是能瞭解邊關的條件有多辛苦,他才從邊關回京沒多久,又要被派往邊關去戍邊,這一去可能這輩子都要留在那裡了。
“現在找你來,朕就想問問你的意思,若是你不願意去,朕就安排其他人去。”
皇帝也知道,這個再派其他人去戍邊可能最終的人還是周撿。
目前朝廷能上戰場的人少,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現在需要去戍邊的人,可能最好的人選就是周撿了。
“臣,聽從陛下的安排。”
周撿對皇帝要他去代替顧岱的決定並不驚訝,其實早在聽說安國公府老夫人病重,顧將軍要回京城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這個可能。
只是想到是一回事,當這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他的心裡多少有點覺得對不起他們家沈大人和幾個孩子們。
現在要他去戍邊也可以,但是周撿卻提出了一個要求。
“皇上,若是沈大人願意跟著微臣去邊關的話,微臣希望陛下能批准沈大人和微臣一塊去邊疆。”
朝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將士去往邊關戍邊,妻子和孩子是要留在京城的。
這是君王對他們臣子的不放心,怕他們的臣子離了京會做出什麼對不起大盛的事情來,周撿可以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背叛大盛,但是這也要君王相信他才行。
“鎮國將軍是說,想要沈大人陪著你一起去邊關戍邊?”皇上重複一遍問道。
“正是。”周撿回答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