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獴在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章 老朱像狗皮膏藥,去大明扶貧,飛獴在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換乘馬或步兵乘騎……”

聽到昔日的護衛講得頭頭是道,老朱不由問道:“你們如何區分馬匹的優劣?”

戚祥答道:

“我們這裡有專門僱請的善於養馬的阿拉伯人、西域回回和蒙古人擔任馴馬師,可以用傳統方法相馬馴馬。”

“遼王還讓我們建立了一個嚴格的馬匹交配登記和淘汰制度,對馬匹實行優勝劣汰。”

聽戚祥又冒出一新概念,老朱不禁詫異道:“優勝劣汰?”

戚祥又答道:“陛下,情況是這樣的。目前遼東四大馬廠的阿拉伯馬累計已有四千匹,但是經過馴馬師的篩選和賽馬考核,每年長大的馬駒只有最好的一百匹公馬和一千匹母馬才能擔任延續種群的任務。汗血馬和其他西域良馬也是如此,必須經過篩選和考核才能成為種馬。”

“這兩年來,遼東每年能夠培育純種的阿拉伯馬七百匹,大約六千匹優良雜交馬匹,其中上馬每年固定在兩千匹,中馬也是兩千匹,下馬基本上要淘汰出馬廠,對外出售。當然,這些下馬體型也比普通蒙古馬要高大,周邊老百姓都搶著買……”

老朱專門看了看這些雜交馬匹,果然是個個高大威猛,比蒙古馬普遍高出了一頭,這要是到了戰場上絕對要佔盡身高體壯的優勢,不由龍顏大悅,連聲叫好。

但是在他心裡久久不能釋懷的還是“優勝劣汰”這個新鮮詞。

戚祥接著又解說道:

“蒙古馬耐力持久,但身材矮小,身高不到一米四,體重不足七百斤,戰場衝擊力不足,近戰格鬥時容易吃虧,並不適合作戰馬。”

“但是,它們和阿拉伯馬雜交後,所生馬匹普遍比蒙古馬高出兩個拳頭,體重也達到近千斤,有的適合騎乘軍用,有的適合挽耕農用。”

老朱不由問道:“駿馬馳千里,耕地不如牛。這馬也能耕地?”

戚祥答道:“我們根據遼王的要求,作了不少試驗。在這六千匹優良雜交馬匹中有大約三百多匹馬體重達到一千斤以上,雖然速度慢了點,但是力大無窮,既適合拉戰車,也適合耕地,就是不能種水田。這說明,用遼王的方法對馬匹進行改良試驗還是很成功的。再經過幾年的試驗,估計每年會培育出超過六千匹的挽馬。”

老朱點了點頭,若有所悟,又轉身問遼王道:“朱能馬上要南下,那裡雖然不適合騎兵大規模作戰,但總要配備一些戰馬,方便機動作戰。到時候你不會又跟朕說沒有戰馬,只有軍馬吧?”

見老朱重提當年之事,遼王馬上就不樂意了,說道:“你還好意思說?當初之國時,你連一匹三條腿的馬都捨不得給我。一年後反而找我要一萬匹戰馬。你以為這養馬跟你當年放羊一樣容易?”

一旁陪同的曹楚材見遼王又要和陛下懟起來,連忙主動補起臺來,說道:“陛下,每年秋天遼東四大馬廠的優良馬匹都會送到這裡,供各護衛將士挑選,其中兩千匹上馬專門交付給騎兵用於淘汰老舊馬匹,兩千匹中馬交給步兵使用。”

“因為要支援朱指揮使南征,遼王特意吩咐,讓各馬廠將六千匹良馬已經提前送到這裡,由朱指揮使優先挑選。火指揮使也從安東中護衛派了兩營騎兵前來受訓,供朱指揮使一併挑選。”

對於遼王當年拒絕老朱徵調戰馬時搞的文字遊戲,曹楚材是知道的,他可不能讓這兩個最牛逼的帝和王又在這裡掐起來了。

老朱也覺得當年好像對遼王有點過了,也不再糾纏過去之事,問曹楚材道:“你這四大馬廠,只出六千多匹良馬,是不是太少了些?”

曹楚材又回答道:“馬廠每年還要繁育一些騾子、驢子,加上淘汰下來的馬匹,大致有八千餘匹,主要對外出售,滿足周邊百姓屯墾需求。”

老朱本來還想再問一下馬廠的收益,可是見遼王一直拉著個臉,都快有自己的臉長了,知道這個傢伙屬於賊不露富,只好作罷,又按照曹楚材的安排,觀看藍紅軍事對抗演習去了。

遼王因為剛才的不快,也懶得理他,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成蛇

青河雪

我解除安裝了黃毛系統

松岡唯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