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獴在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終於要發展藍海海軍了,去大明扶貧,飛獴在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工匠總算和浙江沈家工匠暫時擱置爭議,表示願意攜手並進。
遼王的真實意圖沒有給船匠們說,他要建立一支藍海海軍。
當然,要建立一支藍海海軍,精通數學和天文,擅長遠海領航的專業人才必不可少。
宋元以來,遠海航行一靠指南針指引方向,二靠負責領航的火長利用牽星術判斷方位。
這個牽星術雖然和後來的六分儀原理差不多,但是靠簡陋的牽星板和手指來判斷星辰高度,進而確定船隻在海上的方位。因此透過牽星術最終得出的資料會因火長個人經驗,手指的粗細,產生很大的誤差。
遼王覺得這不是太靠譜。他現在已經有了數學人才,也可以造出後世的六分儀這個開掛的領航利器,只差精通天文的人才了。
於是,遼王還是按照史索驥,先後委託讓鐵炫、楊文和在遼東養傷的朱高熾等人想方設法,尋找到元朝遺留下來的欽天監官員,特別是大天文學家郭守敬的後人。
過了好幾年後,還是鐵炫在應天附近找到了郭守敬的後人以及一位來自西洋的天文學家,把他們請到遼東成立了一個天文研究所。這是後話。
總之,在遼王看來,遼東的前途是光明的,遼東的發展是不可遏制的。
喜歡去大明扶貧()去大明扶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