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後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0章 蛇母,尋龍太保,禹陵後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漢之際,東胡逐漸衰落。匈奴剛剛興起時,也受東胡的敲詐勒索。匈奴的冒頓單于剛即位時,東胡恃強向匈奴索要寶馬、美女,冒頓單于採用麻痺敵人的做法,對東胡的要求一一滿足。冒頓單于趁東胡王輕敵之際,向東胡發動進攻,大破東胡。從此東胡部落聯盟瓦解,東胡各部成為匈奴的種族奴隸。當然,東胡各族並未就此消亡,如後來退居烏桓山的烏桓族和退居鮮卑山的鮮卑族,就是東胡主要的部落集團。
傳說匈奴還未成氣候時,東胡王曾坐著八駿馬,帥大軍穿越瀚海,到達匈奴王庭,和匈奴王宴飲酬酢。
也就是說,他是坐著八駿馬來匈奴王庭旅遊的,當時被匈奴王盛情款待。
不過從浮雕看來,這東胡王不像是來旅遊的,難道傳說有誤,當年東胡王確實來了一個國家,不過是來打仗的?
我立即繼續看浮雕,下一副畫就讓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東胡王的軍隊殺進了一座宮殿,畫面上出現了很多的蛇頭人身的女人,她們將一種東西倒入了一種容器裡,接著無數的合歡蛇從裡面爬了出來,和東胡王的軍隊撕咬在一起。
“看來,當年東胡王確實進攻過這裡,但是被這裡的毒蛇打敗了,可能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他編了那個故事,這些毒蛇保護了一個國家,難怪他們會把這種蛇當成神一樣來飼養,這好比滿族人不殺烏鴉一樣。”
想了想又覺得不止這樣,看這些容器一定有著特殊的作用,蛇就生活在裡面,被人們用人頭來餵養,而遇到危險,就用某種東西把蛇引出來迎敵,這是設計好的防禦方式,這種蛇這麼毒,速度又快,誰也擋不住。
“我不記得匈奴人有過這種奇特的文明啊,反倒是和亞馬遜人比較像,那邊用食人魚防禦敵人和猛獸,他們也祭祀食人魚,用活人和活動物,這裡用人頭。”我說道。
“倒不一定是匈奴人。”馬緙絲說道,“我沒看過什麼一週書、二週書的,我只在一個戰國時期的竹簡上看到過類似的描述。”
“戰國竹簡?”我疑惑地看著他,“上面記載什麼了?”
“跟你說的故事差不多,但那個東胡王不是和什麼匈奴王喝酒吃飯,而是一路南下,跟燕王吃飯喝酒去了。那個東胡王一心想要侵略燕國,但是沒這個實力,於是就想了一招,假意和燕國求和,卻趁著燕王放鬆警惕,發動了偷襲。”
“燕國?”我的思緒不由得被什麼東西觸碰了一下,催問道:“然後呢?”
“然後就跟這畫像磚上記載的差不多,東胡王精心準備的偷襲,被燕王的毒蛇大軍給挫敗了,東胡王僥倖撿了一條命回去,從此以後,再也不敢跟燕國開戰了。”
我這個時候也顧不得問老馬他那竹簡靠不靠譜了,因為他提到的燕王,以及他的毒蛇大軍,讓我毛骨悚然,腦海中頓時浮現出蛇島海底墓所見的種種。
尤其是那令人驚駭萬分,無法忘懷的燕王銅缸。雖說那燕王銅缸裡裝的是某種神秘的“防腐劑”,有十分詭異的拒腐防變之功效,但若把燕王、銅缸、蛇等要素串聯在一起,可不就跟老馬講的這個故事完美契合了嗎?
而且從蛇島上面蛇的起源來說,怎麼著也比春秋戰國要早吧,既然燕王對蛇島如此“青睞”,連死了也要歸葬在那裡,說不定就是因為他有非常變態的“戀蛇癖”吧,按照這個邏輯推斷,他生前豢養了一支龐大的毒蛇大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往後看去,越看越符合我們的推論。我腦子對於這裡的概念也逐漸清晰起來。
正暗爽間,袁三本的視線就停了下來,看到了這塊石壁最中心的部分,這裡的浮雕著一副巨大的圓形圖案,顯然是整片岩石石刻構圖的中心部分。上面雕刻著一條巨大的蛇被許多小型合歡蛇包圍住,互相搏鬥的場景。其中那條巨大的蛇纏繞在一根巨大的樹木上,合歡蛇猶如裝飾花紋一樣纏繞在它四周。
“這是那種雙鱗大蟒和這裡的合歡蛇在打鬥,看來在東胡王時期,這裡已經有兩種蛇了,這種雙鱗大蟒可能是這種合歡蛇的天敵。”我道。
袁三本摸了摸石刻,搖頭道:“不對,這是交尾。”
“交尾?”我愣了一下,有點無法理解,想了想才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說,合歡蛇和這條雙鱗大蟒在混種交尾?可是,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蛇啊,而且體型相差這麼大,怎麼交尾啊。”
“你知道什麼是老鴇嗎?”袁三本突然問我。
“老鴇?”我莫名其妙,心說他怎麼突然問這個了:“老鴇就是開妓院的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