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一顆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沉默寡言的孤行者易中海,重生何雨柱遠離是非,人間一顆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黑夜如海,浩瀚無垠,星星在天空中閃爍著微光,它似乎在努力給迷途的人們指引著未來的路。
今夜,一向對易中海恭順的再婚妻子王映紅,大膽的對他講出了一番振聾發聵的話,讓他內心吃驚不已。可這幾年和王映紅在一起平靜、安逸的生活,讓他放鬆了警惕,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為自己的妻子只是發洩一下怨氣而已。
多年在家裡的地位,讓易中海錯把四合院當成了他在內地援建的地方,他沒有去想環境不同、人群不同,帶給他身邊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他在內地援建時,是援建廠子裡為數不多的8級技工大拿,大家對他基本都是眾星捧月的態度;而且他除了工作就是在宿舍,接觸到的人本就不多。因此,在他再婚妻子的耳邊,出現的大多是仰慕、稱頌易中海的讚譽聲,基本聽不到什麼不好的雜音。
回到四合院的易中海,雖然還是那個8級技工大拿,可紅星軋鋼廠畢竟有100多名高階技術人員,就連同一個四合院的劉海中都是從8級降到7級工的。同時,四合院裡的住戶大多有家人在軋鋼廠上班,那個人沒和高階技工老師傅們打過交道啊,所以易中海這樣的8級技工,在大家眼裡是稀鬆平常的。沒有特殊光環加持下的易中海,遇到和他有關的事,院裡人當然是以事論事的態度。身處這樣的環境裡,王映紅自然聽到的基本是他最真實的一面。
生活環境、接觸人群的變化,是能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的。易中海的再婚妻子王映紅,自從進入四合院的那一刻起,就在被動的發生著變化,直至今晚被刺激著下定決心的這一刻。易中海洗漱好自己,看著已睡著的王映紅,沒有及時的去哄一鬨,或者儘量的去進行一番安撫、補救,就如往常一樣的上床睡覺了。
靜謐的清晨,一縷縷炊煙裊裊升起,帶著一絲淡淡的飯香,中院老槐樹的枝頭上,鳥兒一如既往歡快的鳴叫著。王映紅有條不紊的準備著易家的早餐,易懷恩、易懷德兩兄弟吃完早飯就出門了。
易中海吃完早飯,也準備去上班了,王映紅卻喊住了他,平靜的和他說道:“易中海,昨晚我已經把事情和你挑明瞭。你今天上午去軋鋼廠把相關證明準備好吧,我們去辦離婚。”
易中海正欲出言安撫,王映紅繼續道:“我心意已決,希望我們能好聚好散,你也不想我去找軋鋼廠的領導吧?畢竟兩個孩子的親生父親是烈士,我相信軋鋼廠不會袖手旁觀的。”
有道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別人對他真心實意的時候,他沒有知道感恩;擁有眾多機會的時候,他沒有懂得去珍惜。到了別人徹底心死的那一刻,易中海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著一番解釋、挽回,可最終王映紅還是沒有鬆口。這幾年的相處,易中海多少了解王映紅剛毅、果決的性格,費盡了口舌的他,無奈的去了軋鋼廠開證明。
在街道辦民政處,兩人離婚的手續辦完後,王映紅就把孩子的姓改回了他們親生父親的姓氏。因為她倆孩子來四九城辦理上學時,王映紅就和街道辦的王主任打過交道,所以離婚後的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找王主任求助。得知了原委,王主任對王映紅的境遇也是唏噓不已,表示了同情。幸好,“文運”運動以來,很多人被打倒、下放了,空出了一些房子,王主任本著就近解決的原則,給予王映紅安排了住所。
傍晚的四合院人聲喧囂,到處瀰漫著飯菜的香味,下班的易中海懷著僥倖的心理推開了家門,可在他眼前,出現的卻是人去屋空的現實。易家雖然一如既往的整潔有序,可是他自己知道“屬於王映紅母子的物品已經不在易家了。”正當他失神落魄的時候,忽然,瞥見小槐花一如以往的坐在老槐樹下發呆。
易中海從早晨開始精神狀態就渾渾噩噩的,根本沒心思去關注別的事,心裡都在想著怎麼挽留住王映紅母子。此時,看到了小槐花,使他回憶起今天在車間也看到秦淮茹的身影,他呵呵痴笑了起來,喃喃自語道:“秦淮茹今天能上班,看來昨晚小槐花就被偷偷帶回來了。看來,我終究還是又被算計了。”
生活鉅變,沒了精氣神的易中海,哪還會有心思去理會什麼小槐花。他晚飯沒吃、衣服沒脫,就倒在了床上,他在想著他自己怎麼就落到了今天的這個地步,腦海裡情不自禁的出現了“原配妻子潘美麗,自立自強靠著做手工活,把養子潘年餘養的陽光健康;潘年餘從小就懂幫潘美麗做家務,有空閒就幫著做手工掙錢;在院裡進進出出,沒有一個人不誇這孩子懂禮貌、懂事…”
“前妻王映紅,處事幹練,為人端莊大方,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