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當下經驗(3),乾坤已定,沈處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智氏似乎並不感激,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張孟談說著,一絲冷笑在嘴角停留了好一會兒。

“田氏雖用心險惡手段陰毒,最多是踩著盟友的鮮血爬升,智氏可是腳踏親族的屍骨一躍而升,論無恥冷血,田氏是望塵莫及。”趙毋恤冷冷說道。

到了此刻,他對智瑤的觀感,除了排斥又多了一份嫌惡。這樣一個人,根本不值得他對他俯首貼耳。雖然趙毋恤沒有見過智躒,但是聽說他父親之所以選他作為繼承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跟他爺爺一樣,命裡註定會把智氏帶往巔峰。

可以據此推論,智瑤的性格一定有家族傳承的陰險狠戾,驕橫傲慢。否則,他也不會盛氣凌人的非得把田常的老底翻出來,令人難堪。此事無關戰事,大可不必大肆宣揚,可他偏要鬧得人盡皆知,可見其目中無人到何種程度。

想想智瑤對田常的嘲諷,對比自己受到的羞辱,趙毋恤釋然了。不必因為對方的過錯自責,只要你問心無愧。他只是個以欺凌人侮辱人為樂的怪物魔鬼,若是被他影響失了方寸,豈不是如了他的意順了他的心,落入他的陷阱?

“若是真的要排個高低名次,田氏、季孫氏的手段都比智瑤高明。”董褐點評道。

“魯國國君跟越國結親之事被季孫氏破壞,不必言明,想必魯侯已經知道是誰動的手腳。”張孟談說道。

“可能是越想越覺得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才萌生了驅逐‘三桓’的念頭。雖說比魯昭公想得遠,結局卻仍相同,唉”董褐感慨道。

不同於魯昭公選擇直接跟“三桓”正面衝突武力相拼,魯哀公想到藉助他國勢力,已經勝了一籌。跟越國聯姻失敗後,他又心生一計。他先是到公孫有山氏的封地,接著又到了邾國,然後輾轉到越國。目的是直接向越國開口,借兵討伐“三桓”。

季孫氏很快得知此事,命人把有山氏拘捕,魯哀公歸國無望,只得停留在越國。最終,越國並未出兵伐魯,魯哀公客死異鄉。

在對付“三桓”這件事情上,魯哀公還算是客觀冷靜。他清楚的知道,單憑身邊的幾名侍衛親信,要想扳倒“三桓”,無異於螳臂當車。若能借助如日中天的越國,很有可能把“三桓”消滅,讓君權重回正軌。

只是,他仍然低估了“三桓”的能量。既然聯姻都能破壞,出兵征伐比結親更重大,季孫氏豈會聽之任之?

說到此,不得不佩服這些權臣的手眼通天,權謀戰略之高超。耳聽八方,眼觀四路,隨時都有阻擊對手的對策預案。魯國公室在他們面前,如羊羔遇到老虎,羚羊遭遇獅子,狹路相逢,無處躲藏,只得乖乖束手就擒,引頸受戮。

“越國之能,可見一斑。”趙毋恤由衷的說道。

除了魯哀公去越國求助,復位成功的衛出公再次經歷眾叛親離之後被迫離開,他逃往宋國,輾轉也去到越國求救。

越國答應了衛出公的請求,聯合魯國、宋國出兵護送出公返回衛國。令人意外的是,越國遭遇了當年趙鞅親歷的一幕——衛國大夫號令軍士,堅守城池,拒不接納衛出公返國。此時,國人已經立出公的叔父為新君,不認舊主。

無奈,三國只得退兵,出公再度復位的希望落空。最終,衛出公寄居越國,客死他鄉。

“魯國與越國結盟,遇事肯定第一個想到越國。衛國明明與齊國相鄰,仍然想借越國之力,越國這個霸主真是名不虛傳。”董褐稱讚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季孫氏在魯國把持大權多年,地位無人能撼動,實在是預料之中。衛國的國內勢力如此團結,倒是大大的出人意外。”張孟談說道。

“只能歸因於,想要歸國復位者的確作惡多端,多行不義,以致觸犯眾怒,激起了眾人同仇敵愾。以至於大兵壓境兵臨城下他們卻毫不畏懼,寧可捨命廝殺也不願再忍受惡人的欺壓。”趙毋恤說著,站起身,看向窗外。

昔日父親護送蒯聵歸國,被衛國大兵相拒,今日蒯聵之子歸國,也被本國軍民合力拒之門外,父子倆的命運何其相似?

蒯聵二度用計,終於成功篡奪兒子的君位。衛出公被父親驅逐,在外流亡五年後歸國復位。從過程來看,父子倆的經歷有許多相同之處。最為相似的一點在於,父子倆為了國君之位同樣不遺餘力,結果也一樣——面對辛苦到手的碩果卻沒有好好珍惜。

不只君王如此,當我們把目光放到企業主身上,也能找到許多類似的案例。

花費十餘二十年時間,從草創時期的一顆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上市成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妃好忙

輕卿子衿

北風骨

葉是汐

種仙紀

草上匪

嫁值連城之暴主請立正

涵夜風

貴婦靠擺爛成了萬人迷

躲甜

魂穿名門團寵有點甜

南嬙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