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白公之亂(1),乾坤已定,沈處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國的內亂因為國小影響有限,很快被遺忘。除了孔子為子路哀悼痛徹心扉難以自抑之外,其餘被犧牲的無名小輩連名字都沒留下。國家易主,朝臣換代,重複昨天的故事。

反倒是南方大國楚國看起來一片祥和,國王開明謙讓,任賢用能,身為叔父的令尹、司馬同心協力輔助自己的侄子,致力於讓這個已經恢復元氣的大國重新煥發昔日的風采。

正值三伏,暑氣逼人,日頭已落仍熱氣難擋,只有戊時過後,涼意才浮出水面,給被折騰了一日的苦主些許慰藉。

此時,葉公沈諸梁正在自家庭院獨自小酌。清風徐來,荷塘花葉搖擺,偶爾魚戲蓮葉的響動,給靜謐的院落憑添幾許生機。

自從被分封到葉邑,至今已近三十年,葉邑已然是他的第二故鄉。回想初到葉邑,楚國新敗,父親陣亡,陌生的環境,寂寥的身影,夜深人靜,難免淒涼,顧影自傷。

葉邑位於楚國北面,是楚國北上的門戶,軍事要地。雖然如此,該地百姓的日子卻十分艱難。一來地域狹小,土地貧瘠,二來水患嚴重,經常受災。由於天時地利皆不利,許多人為了謀生紛紛背井離鄉,人口稀少,經濟更是難有起色。

環境的惡劣逼得葉公無暇顧影自憐,思及父親生前的教誨,葉公決定將家仇國恨暫時拋在腦後,改善所治縣邑百姓的生活為要。

首先要治水。要想馴服水患,興修水利是當務之急。葉公自小好讀史書兵冊,他知道,當年孫叔敖借古道洩洪,築陂塘灌溉農田,造福一方。如今遭遇相同,他也要著手修築水利工程,才能變害為利。

為此,他找來當地瞭解山勢水文的官員、土生土長的老翁以及村落中有見識有勇力的後生,收集他們手中掌握的資料、聽他們描述他們的經歷,包括祖輩傳說都不放過,最大可能的瞭解水患,以便將其徹底征服。

經過近半年仔細慎重的勘查測量,觀察走訪,籌集資金,徵集物料,招募人手,挖溝引渠終於提上日程。由於準備充分,各種預案成竹在胸,東西兩條水渠很快峻工。西陂用於攔洪,東陂則主要拿來蓄水。

經受了雨季的考驗,兩條陂塘不負重望,將水分流,蓄積起來,以備旱季灌溉之用。為了調節水量,枯水時節,又將方城外水量豐富的山泉引入其中,供良田所用。

水的問題得到解決,百姓為之歡呼,流民歸田,人口開始恢復。

接下來是地域受限如何解決——這是葉公一到當地就發現的問題。身為邊關重鎮,一旦戰役發生,軍士駐守需要許多糧食,必須開拓領地,地廣人多,供給才能有保障。若是固守舊地,維持現狀,一旦戰火燃起,此地難擔重任。

出於長遠考慮,擴張領地已是箭在弦上。為此,葉公一面命人開墾荒地,一面堅固城防,多項並舉。整個葉邑因為他的到來,呈現出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氣象。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改善民生的舉措的實施,葉邑人口增長,經濟繁榮。楚王得知後,屢次賞賜,還當著群臣的面對他大加讚賞。

當年,周遊列國的孔子,聽聞葉公在當地的卓著政績,不辭勞苦,輾轉前來,就是為了與他會上一面。

兩人會面之後,葉公向孔子請教如何治國。

孔子淡淡說道:“近者悅,遠者來。”

所謂“近者悅”指的是治下的百姓樂於擁護,“遠者來”就是境外的遠效的前來歸順。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當然是孔子一生都在極力推廣的“仁政”。

把眼光放遠一些,近者未必侷限於本國本縣。陳、蔡一直是楚國的附庸,由於地處楚國北上爭霸的交通要道,成為楚國的北方門戶。

孔子其實是想借葉公之口,奉勸楚國的統治者,若想成為大國,想王天下,要由近及遠。不要讓鄰國陷入戰亂兵戈,體恤弱小,憐憫矜寡,遠方他國感受到這股仁德之風,自然會心動向往,行動歸順。

被澤而悅,聞風而來,則近者悅,遠者來。團結本國人,與近鄰友好,影響會慢慢擴充套件,不瞭解的遠國也會慕名前來。

“言猶在耳,斯人卻已遠走。”沈諸梁感慨過後,連澆三杯酒,祭奠一面之緣的孔子。

子路死後,孔子悲傷過度,臥病不起,待到起身下床,身體已大不如前。回顧一生,從年輕時求學上進,到小有名氣,為齊君賞識,再到行相事,可說是步步走高順心順意。

豈料光耀短暫,很快就幽暗迷離。出走他鄉十四年,惶惶如喪家之犬,迷惘困窘,性命幾次危在旦夕。再度返回魯國朝堂,雖然並未寄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妃好忙

輕卿子衿

北風骨

葉是汐

種仙紀

草上匪

嫁值連城之暴主請立正

涵夜風

貴婦靠擺爛成了萬人迷

躲甜

魂穿名門團寵有點甜

南嬙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