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父子論政(3),乾坤已定,沈處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為上將軍的范蠡一眼看穿越王的心思,他上前進行了補充。因為此役事關重大,只能贏不能輸,所以戰術上一定要精巧細緻,為此,他已備好幾條計策供越王參考。

越王豎起耳朵,聽范蠡如此如此說了幾句,頓時龍顏大悅,立馬拍板定案。由越王率越國主力全力殺至吳國,范蠡、文種則分領左右兩軍,隨時策應。

越國的軍士乘船出發,吳國的探子很快收到訊息。兩國軍士在各自國王的帶領下,列陣於笠澤兩岸,虎視眈眈。

黃昏時分,勾踐命左右兩軍擺好陣勢,將士擊鼓,佯裝渡江,迷惑吳軍。吳王猜測,天色已經暗下來,越軍應該入夜才會過江。同時,吳王判斷,越軍會分兩路前渡。

吳王決定先發制人,搶佔先機。他命上下兩軍立馬上前,堵截越軍。此時,越軍偵察到吳軍的動向,他們偃旗息鼓,派中軍悄無聲息的直奔吳軍大營。原先預備渡江的左右兩軍則按兵不動,稍後再出發。

吳國的上下兩軍正在努力尋找越軍,誰知水裡沒有,越軍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吳軍營地門前。事發突然,留守的吳軍倉促應戰,很快被打散,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吳軍慌成一團,都趕去營地支援。越國的左右兩軍趁機渡江,很快上岸,與趕到大本營的吳軍正面相遇。一番激戰,越軍大勝。

吳軍無奈,只得撤退,吳王在笠澤附近一條岔道重新收集散兵,雙方再次激戰。窮兵勇猛,眼看越軍就要敗下陣來。萬分危急之時,范蠡帶領舟師從側翼包圍吳軍,這支奇兵來得突然,且又驍勇強悍,吳軍再次敗下陣來。

第二次戰敗,吳軍胥門巢戰死,吳王無奈,只得帶領殘兵往吳國撤退。

撤退的過程中,文種帶領的一支敢死隊一馬當先,攔住吳軍的去路。為了逃命,吳軍只得奮力死戰。一方是連贏兩次,士氣高漲,越戰越勇,另一方是嚇破了膽,急著撤離。為了保護吳王全身而退,吳國下軍首領王子姑曹戰死,他的犧牲換取了吳王率領的中軍倉惶撤回姑蘇城。

“笠澤之役”,吳軍三戰三北,一敗塗地,元氣大傷。越國則憑藉此役取得了對吳的主動權,吳越爭霸以此為轉折,形勢逆轉。

“越國如東昇旭日,吳國已是日薄西山。”趙毋恤發出重重的感嘆。

蔡墨曾對他說起諸侯各國的過往今生,吳國從一個偏安小國發展到今日能與齊晉分庭抗禮,可說是相當不容易。他是打心底裡佩服吳國曆任國王的勵精圖治,只是想不到,自己仍是冉冉上升的青年,吳國卻已夕陽西下,頓覺非常遺憾。

“吳王夫差剛愎自大,最大的過錯是賜死伍子胥,重用伯嚭。末世用邪佞,衰敗之像。”趙鞅說完,輕嘆一聲。

“父親曾與吳王有過一面之緣,不知印象若何?”

“殘暴異常,自大冷酷,今日之敗,早有預兆。”

“越國地小國弱,竟能把吳國打得重傷倒地,越王勾踐當是日後數一數二的霸王。”趙毋恤聽說過這位意志堅忍的國王的故事,臥薪嚐膽激勵了他整個青年時期。

“吳國已危,至於越國命運如何,取決於日後中原局勢的演化。”趙鞅不置可否。“楚國一度被吳國逼得被動挨打,甚至連都城都被侵佔,結果卻奇蹟般的活了過來。如今國勢恢復,年輕的國王估計又要施展拳腳。”

“吳國已被越國牽制,楚國可以放開手北上,會不會又威脅到我國?”趙毋恤有些擔憂,畢竟事關自己的國家。

“陳國依附於吳國,卻是楚國北上的門戶,楚國一定會趁吳國受困之際把陳國據為己有,否則就辜負了楚越聯盟一番苦心贏得的大好時機。”趙鞅說道:“至於我國,短時期內與楚國不會有戰事。”

“卻是為何?”

“而今的情勢同百年前已大不同。我國是公室微弱,卿族專注各家勢力擴張,楚國則專注在淮水一帶滅國吞地,增強自身實力。兩個大國若是打起來,把中原拖入戰事不算,自己也被拖累,得不償失。”年界古稀的趙鞅,所見所聞的豐厚幫助他參破了許多年輕時候看不透的迷惘。

“這麼說,大國爭霸不會再上演?”趙毋恤跟隨蔡墨學歷史的過程中對晉楚百年爭霸格外留意,那是他心目中最強盛的晉國,是他嚮往的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的時代。

“會愈演愈烈,而且更為殘酷血腥,攻城掠地,滅國屠城。”說到這,趙鞅的神情有些迷惘,似乎頗為困惑。“而今的吳越之爭既是在延續中原霸權之爭,也是未來情勢的預演。”

“這麼說,越國很可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妃好忙

輕卿子衿

北風骨

葉是汐

種仙紀

草上匪

嫁值連城之暴主請立正

涵夜風

貴婦靠擺爛成了萬人迷

躲甜

魂穿名門團寵有點甜

南嬙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