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太子親征
雲陵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太子親征,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雲陵一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的話直接鎮住了整個朝堂,沒人敢再說什麼。
這時,吏部尚書張紞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語氣有些沉重的道:“太子殿下,如今太孫已立,儲位已定,而且太孫一直以來並無過錯,反而屢建奇功,這個時候讓藏王臨朝,於理不合,還請殿下將收回旨意。”
吏部原本就是六部之首,張紞的資歷也足夠,而且剛立下了出使東察合臺汗國的大功,所以見到他開口了,其餘人也不再猶豫。
禮部尚書唐闕沒有絲毫猶豫的站了出來,朗聲道:“太子殿下,微臣現為禮部尚書,太孫尚在,其餘藩王斷無臨朝之禮,如果太孫犯錯,還請明示太孫之過,上傳宗室,否則的話,請殿下收回旨意。”
除了兵部尚書王建國外,其餘各部尚書紛紛站了出來,跟在張紞的身後。
被朱雄英一手提拔的崔淼,解縉,方孝儒三人此刻卻一言不發, 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朱標的眼睛裡面充滿了異樣的情緒,森然道:“看來朝堂之上對孤有意見的人很多嘛,孤從來沒說過太孫有什麼過失,讓藏王臨朝也不過是協助孤處理朝政而已,既然諸位如此有意見,那此事就先作罷吧。”
在一旁站著的朱允炆面色很難看,他沒想到在朱標這麼明顯的袒護之下,還有這麼多的朝臣敢站出來反對自己。
他將站出來的群臣都牢牢記在了心裡,等到自己登基之後,這些老東西一個都別想活。
“既然諸位大人不想讓本王出現在朝堂上,那本王現在就走,還請諸位不要為難我爹。”
見到這個場景,朱允炆只能以退為進,故作委屈的退出了朝堂。
等到朱允炆的身影消失之後,諸位大臣才算鬆了口氣。
原本一直沉默的兵部尚書王建國突然站了出來:“啟奏殿下,前日福建水師遭到倭寇偷襲,幸虧陳國公指揮得當,這才沒有造成大量的損失,但是倭寇明顯是有備而來,恐怕還有後續的計劃。”
朱標的臉色一沉,勃然大怒道:“小小倭寇,竟然敢屢屢犯我大明海域,實在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傳旨下去,孤決意帶著親自前往福建水師督戰,務必蕩除倭寇,消除我大明東南沿海的隱患。”
此言一出,群臣色變,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太子殿下乃是國本,萬萬不可輕出啊。”
“是啊,如今皇上在養病,太孫去了北境,如果太子再去福建沿海嗎,朝廷大事應該怎麼辦?”
“太子殿下三思,還請收回成命。”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應該大力勸阻的六部尚書此刻卻出奇般的沉默,沒有一個人出言勸阻。
沒有足夠分量的大佬阻止,朱標自然沒有什麼顧慮,直接一錘定音道:“行了,就這麼定了,兵部尚書王建國,藏王朱允炆,右都御史林不群隨行。”
隨後,朱標又點了幾十個名字,都是這段時間靠著諂媚和彈劾太孫上位的臣子。
被點到名字的大臣們都春風得意,彷彿中了大獎一般。
隨後朱標輕咳了一聲:“孤離開京城之後,朝政就交給楊思義楊閣老和其餘各部尚書合議。”
這有的朝臣出言提醒道:“殿下,楊閣老現在還病著呢。”
朱標冷笑一聲:“病著?他有沒有病孤心中沒數嗎?告訴他,這差事他必須得接著。”
說完之後,也沒有給群臣反應的時間,直接拂袖而去。
散朝之後,張紞,唐闕,鬱新,單安仁,周禎五部尚書默契的對視了一眼,彼此之間的眼神中蘊含著同樣的決定。
五人回府之後,脫下朝服,換上便裝,從後門不約而同的來到了西山別院。
尚書是朝廷正二品的官職,同時五位到訪,自然是天大的事,王怡雯不敢有絲毫懈怠,將五人都帶到了議事廳。
張紞進門後直接開門見山的道:“敢問姑娘,古今西山別院做主的人是哪位?”
王怡雯微微欠身,不卑不亢的道:“回大人,殿下在離開京城之前曾經有過交待,西山別院之事,在下就可以做主。”
張紞並沒有因為王怡雯是個女流之輩就有所輕視,而是正色道:“既然如此,姑娘,還請你立刻給太孫傳信,讓他回京主持大局。”
王怡雯眉頭皺起,心中一動,但是臉上卻充滿了不解的問道:“諸位大人這是何意?如今太子殿下監國,還有皇上坐鎮朝堂,怎麼也輪不到太孫殿下主持大局啊。”
唐闕來過幾次西山別院,也是認識王怡雯的,所以有些焦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