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退位詔書
雲陵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章 退位詔書,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雲陵一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作為當朝太子,葬禮的規格自然不容馬虎。
在禮部、太常寺、宗人府的操持下,整個葬禮的儀式持續了七天。
七天之後,闊別朝堂已久的朱元璋再次回到了朝堂上,並且宣佈了一件足以震驚天下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實在柔遠能邇,修養蒼生,以四海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治致於未亂,夙寐孜孜,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年愈六旬,大明開國二十四年,風調雨順,百廢俱興,非朕涼德所至也,今有太孫朱雄英,英姿神武,人品高潔,屢立奇功,民心所向。
著其從即日起,即皇帝位,即遵逾制,持服二十七日,佈告中外,鹹使聞之。”
隨著樸半成的最後一句話的聲音落下,整個朝堂都陷入了震驚之中。
沒有人想到控制慾這麼強的皇帝陛下會突然決定傳位給太孫,就連朱雄英自己都沒想到。
“皇爺爺,此事萬萬不可,您雖年事已高,但是精神健碩,身體安康,並無不妥,大明還需要您來坐鎮。”
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擺了擺手,沉聲道:“行了,朕意已決,大孫兒,你上前來。”
朱雄英現在也很惶恐,雖然從他穿越而來的那一刻開始,就將這九五之尊之位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當這一刻來臨之時,他才發現內心的彷徨遠在喜悅之上。
上前走到龍椅旁,朱元璋舉起朱雄英的左手,面對著朝堂的文武百官道:“咱的心意已定,禮部開始準備新皇登基的事宜吧,你們怎麼對待咱,以後就怎麼對待咱大孫兒,沒什麼其他的事情,就散朝吧。”
朝堂之上,群臣對這道旨意雖然震驚,但是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情緒,畢竟朱雄英的能力有目共睹,在他的帶領下,大明一定能更進一步。
特別是早早就站位在朱雄英身後的諸位大臣,更是喜上眉梢,一旦朱雄英登基,他們的地位可是水漲船高。
經過朱標梳洗之後的朝堂如今絕對算是海晏河清,連一個反對的聲音都聽不到。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拉著朱雄英就走出了朝堂,回到了太極宮。
朱雄英不是第一次來太極宮,但是今日的心境卻大不相同,朱元璋看著一大一小兩張桌子,眸子裡面閃過一絲追憶。
“以前,咱就是在這裡批閱奏摺,你爹就坐在那張小桌子協助咱處理朝政。”
雖然朱標和常氏已經被葬入了皇陵,但是每每想起,朱元璋還是悲痛萬分,難以自持。
朱雄英上前輕輕摸過朱標曾經用過的桌子,眼眶也有些發紅。
朱元璋繼續沉聲道:“咱之所以現在就傳位給你,就是因為這座皇宮,有太多你爹的痕跡,睹物思人,你皇祖母日日以淚洗面,與其這樣,還不如我們兩個遠離這裡,去過過自己的生活。”
朱雄英沉默不語,這幾日他遠遠地看過幾次馬皇后,但是都不敢上前,怕勾起皇祖母的回憶。
“皇爺爺,可是大明的擔子太重了,孫兒有些惶恐。”
朱元璋輕輕拍了下朱雄英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有惶恐之心是對的,這個位置看似榮耀萬丈,但是隻有坐在上面的人才能明白什麼是如坐針氈,別說是你,咱坐這個位置已經幾十年了,還是一樣會有惶恐的情緒。”
作為整個大明的主人,一言一行都決定了成千上萬人的生死,這樣的壓力下,任何一個勵精圖治的君王都不會感到輕鬆,所以朱元璋對自己大孫兒現在的反應很滿意。
朱雄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好,皇爺爺,您就帶著皇祖母外出遊歷去吧,孫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回憶道:“還記不記得你小子想要推行大明律的時候,在這個地方說出自己的願景,讓大明的百姓都能吃飽,有新衣穿,有遮風擋雨之所,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書可讀。”
朱雄英鄭重的道:“孫兒片可不敢忘記。”
“這些年來,你做得很好,咱很滿意,登基以後,你更可以大刀闊斧,大明交給你,咱很放心。”
說完,朱元璋拍了拍手,樸半成帶著數十名太監,從外面走了進來。
“奴才見過陛下。”
朱雄英面露不解的道:“皇爺爺,這是?”
朱元璋指著這些太監道:“你之前當王爺的時候不喜歡和太監這些閹人在一起,咱也由得你,後面坐太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