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孔士行的謀略
雲陵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孔士行的謀略,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雲陵一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各地的土司手中,太子殿下在雲南實施的改土歸流獲得了極大的成效,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塊地區的土司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一定會團結起來,大明想要實際控制這兩個區域很難。”
“但是北元則不同,目前北元效仿大明,在全國範圍內,劃分了十八個行政區,類似於大明的行省,雖然存在很多不同的部落,但是因為有大明的威脅,所以空前團結,北元的人口只有一千萬上下,但是他們只要是過了馬背的男丁,都能上陣殺敵,所以能戰之兵不下百萬。”
“而且現任北元皇帝的馬哈木雄才大略,與沙皇俄國的皇帝交情很好,沙皇俄國的火器雖然現在沒有大明強大,但是已經可以對我大明造成巨大的威脅,所以這一仗不好打啊。”
聽了孔士行的講解,在座的諸位才算真正對北元的國力有了直觀的瞭解,這可真是個龐然大物啊。
就連朱雄英和滿朝文武在此前都對北元有所輕視,原本以為主力損耗過半的馬哈木成了沒牙的老虎,但是沒想到統一草原後,竟然這般強大。
一時之間,眾人都有些沉默。
朱雄英生怕還沒開戰,己方計程車氣就受到打擊,所以輕笑一聲:“怎麼?怕了?孤能擊敗馬哈木一次,就能擊敗他第二次,別看現在北元表面看起來強大,但實際上,也只是個空中樓閣,哪裡比得上大明的根基深厚?”
孔士行也笑著道:“太孫殿下的話並沒錯,北元雖然看起來強大,但是和大明的差距並不小,首先就是大明的皇帝是整個國家的首腦,中央高度集權,這點北元就沒法比,馬哈木雖然自立為北元皇帝,各部落也願意擁戴他,但實際上掌握在他手中的直系部隊並不多,一旦露出疲態,各部落未必會繼續跟著他。”
這點與朱雄英的想法不謀而合,北元的國土這麼大,以大明如今的國力,根本就吃不下,就連黃海行省,都還沒完全同化。
所以,只要大明打幾個勝仗,將馬哈木拉下神壇,整個北元就會陷入到混亂之中。
朱雄英將目光落在地圖上,問出了一個問題:“兀良哈的駐地在哪裡?”
孔士行指著北元中部的一塊區域,苦笑道:“殿下,兀良哈的駐地在這個區域,名為前杭愛,從鎮北城出發,需要穿越整個南戈壁,但是對於魏國公之死,草民認為兀良哈應該並不是故意設局。”
朱雄英的目光很陰沉,他雖然與徐達的交流不多,但是對這位為了大明鞠躬盡瘁的老將一直心存敬意。
他充滿殺意的道:“不管事實真相如何,徐帥死在兀良哈是事實,單憑這一點,兀良哈就必須滅族。”
一旁的李景隆也深有同感,附和道:“沒錯,兀良哈不滅,北境將士的憤怒就不能平息。”
就連身為文臣的楊榮和楊溥都深以為然。
這讓原本還想利用兀良哈的孔士行不由閉上了嘴巴。
朱雄英見到孔士行對北元形勢如此瞭解,對其也是刮目相看,就連李景隆等人也都投去敬佩的目光。
“孔先生,不知您對此次北伐,有什麼策略嗎?”
孔士行既然決定跟過來,自然是提前做了很多準備,見到太孫殿下問道自己,也沒有絲毫怯場,侃侃而談道:“殿下,與鎮北城接壤的北元區域名為戈壁阿爾泰,此地山脈叢生,地勢複雜,根本就不適合大軍交戰,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城池,只有一座阿爾泰城,也是仿照鎮北城建立的,這也是為什麼北元一直叫囂,用盡一切辦法誘使我明軍出城交戰的原因。”
“但是與漠河軍鎮接壤的區域則不同,這塊區域名為東戈壁,這塊區域幾乎都是平原地貌,非常適合我大明神機營的火器發揮出最大的威力。而且也先雖然也是當世名將,但是對比馬哈木還是會有所不足。”
“而且鎮守漠河軍鎮的是長興侯耿炳文,此人以守城能力強而著稱於世,駐守漠河軍鎮的天策軍不過十萬,也先也想不到會主動出擊。”
“所以,草民認為,殿下可以前往鎮北城,與馬哈木周旋,另選一賢臣能將,率領神機營,配合天策軍,擊潰也先的二十萬大軍。”
“北元的軍隊多為騎兵,東戈壁無險可守,一旦被明軍佔領,距離北元的國都烏蘭巴托,就只有四百多里的路程。”
“馬哈木必定回援,倒是殿下只需要率軍糾纏住馬哈木的大軍,不斷消滅北元的有生力量,他就不棄車保帥,丟掉大量的國土。”
“如此,漠北之戰勝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