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潛水的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小小的糧食更是牽扯著巨大的利益,難度比打敗後金還困難,震驚:我在大明做皇帝,愛潛水的熊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朝現在連官員的俸祿都發放不起,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朝野上下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再加上她們平日裡也不靠著俸祿過活,朝廷發放的這麼點俸祿對他們來說也可有可無。海瑞那樣的清官離他們太過遙遠,哪個朝廷官員的家裡面不是妻妾成群,更有良田千畝,家中藏銀無數,李自成打進京師,就從這些官員家中收繳上億兩白銀,從中就可以看出朝中官員的富裕程度。

有時候崇禎皇帝都替這些京師的官員悲哀,一個個自以為小算盤打得賊精,他們覺得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不是朱家子孫無所謂,不管誰當皇帝都要用他們來處理朝政,卻不知真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連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會成為奢望,陷入死局當中而洋洋得意,真是一群可憐蟲。

好在崇禎皇帝總算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大力的發展水師,一旦水師成軍,不僅可以用來打擊沿海海寇,又可以為運糧船保駕護航,還能把大明的觸角再次伸手到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地區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種植水稻一年2到3熟,收穫的糧食囤積到糧倉當中已經腐爛。趁此機會可以將東南亞各國變為大明的一個糧倉,對於解決大明境內糧食緊缺病症可謂是一劑良方。

崇禎皇帝打算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對外戰爭,來獲取大量的戰爭紅利,用來彌補大明國庫的空虛。有了水師的幫助,可以有效地對後金進行牽制,遲滯後金的進一步發展。

自從萬曆末年開始始,大明各地的災害可謂是愈演愈烈,旱災更是層出不窮,一地接著一地,導致許多地方顆粒無收。這個時候玉米土豆紅薯已經進入大明,只是在東南沿海一地有一些百姓種植,種植的面積非常小,同時也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由於這三種作物的產量提高,會對糧食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在地主豪紳的打壓下,這三種作物種植的面積非常小,在市面上更是連影子都見不到。為了解決災民的吃飯問題,崇禎皇帝專門派出了一支百人的黑衛軍,護送著六名太監,前往東南沿海各地尋找這三種作物。現如今已經出發五天時間,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三個月之後應該能夠回返,不會耽擱明年的春耕。

崇禎皇帝很清楚這三種作物的產量有多高,就拿紅薯來說,一年可以種植兩季,每畝產出3000斤基本上沒多大的問題。土豆的產量稍微低一些,每畝產出1500斤,問題應該不大。玉米的產量稍微低一些,每畝產出500斤,也應該比較符合實際。

就算受到旱災的影響,這三種作物的產量在降低一半,一畝地每年也可以產出幾千斤,完全可以解決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糧,這還僅僅只是一畝地,就能有這麼高的產量。

儘管這三種作物的口感不是那麼好,可在這樣的年景下,只要能夠活下去,人連樹皮草根都能吃得下去,更不用說還能一天三頓頓頓都吃飽飯,一旦大規模的推廣這三種作物的種植,絕對能夠解決眼下大明的困境。

奈何人心太過複雜,小小的糧食更是牽扯著巨大的利益,想要將這三種作物在大明境內推廣種植,難度比打敗後金還要困難,這是崇禎皇帝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沒有來到這個時代之前,不清楚地主豪紳士大夫的可怕,他們完全可以左右整個王朝的興衰,這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就算是張居正也不敢在這方面下手腳,可見這股勢力的有多麼的可怕。

好在這三種作物還沒有被帶回來,崇禎皇帝還有準備的時間,為了解眼下的困局,崇禎皇帝打算先把這三種作物在皇莊中大規模種植,同時在大旱地區推廣種植。不管最後種植多少,只要有人種植下去,等待收穫之後,百姓看到其中的好處,不需要官府的催促命令,就會有百姓自發的去種植。

為了防止地方官府做手腳,阻撓破壞這三種作物的種植,崇禎皇帝打算派出鎮守太監去負責此事。按照崇禎皇帝所思所想,打算從皇宮當中挑出百名太監,專職去負責此事。哪個太監完成的好就大大有賞,完成的不好,會有性命之危,只有這樣這些鎮守太監才會用心辦事。

為了保證各地鎮守太監的安全,崇禎皇帝打算給每名鎮守太監配備100人左右的護衛,有了這些護衛在一旁撐場子,再加上各地的巡檢捕快,基本上做到了萬無一失算無遺策的地步。

京城的城牆年久失修,有許多的地方需要進行重新修繕,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也要進行重新設計,只是眼下已進入寒冬,修繕工作倒可以朝常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只能等到明年開春之後。

之前送過去的翰林院學生在他們的家人交過罰銀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四方誌保家衛國

昭陽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