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兄弟之爭3,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舍人徐師謨建議道:“殿下去則死矣,不若再次起兵,佔據長安,可圖大事也。”

顯然,他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而另一派主和的太子詹事主簿趙弘智則道:“不然,今太子舉事未成,陛下所震怒者,乃是有人誣告殿下聯合劉文干將要反也。”

“殿下可前去向陛下說明,此事乃秦王一手構陷,依照陛下多疑的性格, 他定然會暗中使人詳查。如此,秦王此前誣陷殿下謀反一事,則不攻自破矣!”

果然,李建成聽從後者的建議,立即起身去仁智宮覆命。

李淵見到李建成後,果然問他為何要謀反。

李建成便將秦王構陷自己謀反一事,通通添油加醋一通,說給了高祖李淵聽。

與此同時的其他位面。

眾人看到天幕上李建成的這番操作。

立即明白了李建成的意圖是什麼。

大漢初年。

劉邦見狀說道:“李建成好一番禍水東引,將自己之所以造反的鍋,全都甩到了李世民身上。”

“本來李世民之前,就曾有過誣陷太子謀反的嫌疑,如此一來,更是清洗不掉。太子的性命不管怎麼說,總算是保住了。”

果不其然,李淵在聽完李建成的控訴之後想,心中雖然對這個兒子的話驚疑不定。

但是卻沒有對李建成下手,而是將他控制起來,並派人去找人楊文幹前來問話。

只是才沒過多久,楊文幹就死了。

這下子等於死無對證。

即便有人控訴太子想要謀反 ,但太子李建成在聽到被人說明謀反的第一時間就來請罪,認罪的態度也足夠誠懇。

他怎麼可能會謀反?

李淵又一次動搖了自己內心想要廢黜大郎的想法。

並且,他很快就去查有關於太子謀反事件的前因後果。

然後,他就得到了一個震驚的答案。

太子之所以會走到想要起兵謀反的地步, 竟是秦王和秦王府的人聯手所逼的。

再想到李世民之前在自己面前恭順的態度。

自己還想著等二郎平定楊文幹回來, 就改立他為太子,李淵就覺得自己內心一陣發寒。

他差點因為相信二郎對大郎的構陷。

害了大郎。

於是神奇的一幕緊接著出現了。

當李世民帶領著平叛大軍回來時,他又一次食言了。

選擇無視對李世民的承諾。

秦明:“自古以來,關於李建成為何要在名正言順的優勢下起兵造反一事,自古以來,史家都眾紛紜不斷。”

“而最為令人難以理解的,更是李淵在李世民平定楊文幹之亂後的態度,他又一次選擇了袒護李建成,食言了對李世民的領承諾。”

“所以也因此導致後世許多人認為,李世民之所以後來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楊文幹事件李淵沒能兌現承諾就是導火索。”

“對此,我只能說,這是原因之一,但卻不是全部的原因。楊文幹事件之所以迷霧重重,以及李淵為何要偏袒李建成的背後,其實從始至終,都是一個陰謀。”

“而這個陰謀最初則是由秦王李世民所一手炮製的,只是後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成功了以後,成為皇帝的他,隱去了其中他和秦王府眾人所炮製的這個陰謀。”

“所留下來的記錄,則只有太子暗中送兵甲使楊文幹謀反,高祖李淵答應平定楊文幹之亂後,立其為太子,最後卻食言的記載。”

“而同樣是楊文幹之亂事件,也埋下了後來李建成為什麼要下毒準備毒死李世民的原因。就是因為在這次楊文幹之亂中,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給擺了一道。”

“從秦王誣告他要謀反開始,到後來他不得不起兵謀反自保,最後事情洩露,謀反不成,好在他機警及時向老爹說明情況,這才保住了最後的性命和太子之位。”

此外,從李淵對楊文幹之亂後,對太子秦王雙方幕僚的處置來看,也可以判斷出,他這是一個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

互給了兄弟倆一個警告。

意思就是,二郎誣告大郎謀反,這是不應該的行為。

同樣的,大郎也不應該被二郎誣陷,從而就想著真的要起兵造反。

至於最後好在太子謀反的事情沒有真的發生,楊文幹也受到了應有的處置。

這件事也算是就此成功翻篇過去。

而至於李淵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