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齊王謀反,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貞觀十七年,因忌憚魏王李泰的勢力越來越大。”

“李承乾遂暗地派人自稱魏王府典籤,前往玄武門處給唐太宗送上了密封的奏章,言說魏王李泰的諸多罪狀。”

“太宗察看其書後,一眼便知道這是太子李承乾搞的鬼。”

“於是立即派人拘捕告密者詰問,幸得告密者連忙逃走,事情這才不了了之。”

“隨後沒過多久,李承乾為了繼續對付李泰,又動起了歪念頭。”

“這一次,他派出紇幹承基繼續刺殺李泰,準備一舉將李泰幹掉。”

“然而事情又一次失敗,魏王李泰逃過一劫。”

“事後,太子李承乾擔心魏王會將此事向太宗告密。”

“於是暗中陰結漢王李元昌,吏部尚書侯君集,以及萊國公杜如晦之子杜荷,及皇宮禁軍統領李安儼等人準備起兵謀反。”

“不料就在此時,卻突然傳來了齊王李佑起兵造反的訊息……”

天幕上,眾人抬頭望去,只見繼前面李世民剛剛下詔,任魏徵為太子少師,且當眾表示不會廢除太子沒多久之後。

李承乾接著意圖行刺李泰的畫面就跟著浮現出來。

可以看到,畫面中的李承乾,整個人對李泰的恨,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李承乾恨恨的對身邊的下屬紇幹承基及杜荷等人說道:“如今之勢,不是魏王死, 就是我亡!”

“當年我大伯李建成就是因為沒能提前對父皇下手,以至於功虧一簣。”

“這樣的事,我絕不允許發生在我身上!”

隨後,他立即派出紇幹承基潛入魏王府行刺李泰。

紇幹承基到了魏王府後,動作麻利,準備用弓弩刺殺魏王李泰。

結果李泰因為體型肥胖,雖然被刺中了腹部,但是卻未傷及要害, 因此躲過了一劫。

後來刺殺失敗的訊息傳入東宮。

李承乾慌亂不已之時,更是下定決心要幹票大的。

他對眾人說道:“如今事情緊急 ,我們已經不能再等下去。我欲效仿當年父皇玄武門之變故事。”

“以假裝自己將要病重為名,誘我父皇前來看望我,彼時我等可於東宮內埋下伏兵,挾持皇上殺入太極宮內,逼其退位。”

“事成之後,爾等皆為開國元勳矣!”

畫面一轉,齊州境內。

與李承乾還在商議如何起兵造反不同,齊王李佑直接拉起虎皮造起了大反。

只不過這小子造反的過程嘛,堪稱是雷聲大雨點小。

才剛起兵不久,還不等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世積征討的大軍行至齊州,這場堪稱戲劇性的謀反就被手底下的人出賣給迅速平定了。

接著,為了向諸天眾人講述齊王李佑是誰?

他又為什麼要造反?

秦明又跟著介紹起了齊王李佑的生平。

原來,這齊王李佑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

生母乃是李世民的寵妃之一的陰氏。

秦明:“而要說起這陰氏的父親,乃是隋朝末年的京師留守陰世師。”

“隋大業十三年,陰世師因為李淵晉陽起兵謀反的訊息傳到長安後,便下令捕殺了李淵的第五子李智雲。”

“而後,李淵率領大軍攻入長安,陰世師被李淵下令斬首,他的女兒陰氏,因為生得貌美,被彼時尚是秦王的李世民納入後宮,成了妃子,因此躲過一劫。”

“李世民和陰氏的兒子,就是後來的齊王李佑。”

說話間,天幕上。

關於李佑的生平開始顯露出來。

齊王李佑。

唐太宗第五子也。

生於武德六年,母為陰妃。

武德八年,封為宜陽王。玄武門之變後,封為楚王。

貞觀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

貞觀十年,封齊州都督、齊王。

秦明:“當時李佑被封到齊州以後,和漢王李元昌一樣,都喜歡幹一些不法之事,並從此開啟了貪玩遊獵的生活。”

“至貞觀十七年時,李佑因為在封地不守法度,被太宗多次寫信責備,久而久之,心中亦常懷有對老父親的怨恨之心。”

“即便如此,李世民還是一直苦勸他要遵紀守法,要時刻遠離小人的蠱惑。為此,更是派遣了原吳王長史權萬紀去齊州教導李佑。”

說話間,可以看到,權萬紀到齊州以後,那是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