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驚聞長孫皇后去世,慌了的大唐眾人
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驚聞長孫皇后去世,慌了的大唐眾人,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幕上。
可以看到,少年的李承乾在經過幾年的成長後。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剛成為太子時的毛頭小子了。
十二歲的他,在老爹李世民的帶領下,上朝聽政。
不僅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怯場。
反而時不時在朝堂上提出以一些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惹得群臣和唐太宗又是一陣稱讚。
大唐。
二鳳看著天幕上,越發處事出眾的太子,就不由得欣喜的對身旁的長孫皇后道:“觀音婢,朕就知道,大郎這小子是可以的。”
“才十二歲,他就已經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優秀了,果然不愧是朕的兒子!”
長孫皇后眼見丈夫如此高興,心裡卻是高興不起來。
她始終記得秦明之前說的,太子將來會因為感覺地位不保,而不得已起兵造反一事,說道:“承乾此時優秀自然不假,只是陛下莫忘了,最終承乾還是沒能成功繼承你的大統。”
“而這一點,也是臣妾最為憂慮的。”
“觀音婢所言,朕又何嘗不知?”
李世民道:對於大郎沒能成功繼承朕皇位一事 ,仙人早在此前就已經說過了,原是朕偏寵青雀所致,朕如今也改了。”
“斷不會叫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
長孫皇后道:“有陛下這句話,臣妾也就放心了。”
……
秦明:“別看李承乾年紀雖小,但處理起事務來,卻頗有章法,深得李世民真傳。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越發受到老爹的寵愛。”
“至公元632年,貞觀六年時,太宗外出岐州巡遊,令太子留京監國,這是李承乾第一次獨立處理國家大事。
“為了不讓老爹失望,李承乾幾乎是將全部神經都繃緊了來處理國事。於是事無大小,皆親力為之。
至八月時,李承乾又去岐州拜見李世民,太宗高興之餘,下令大宴東宮官屬,又賜錦帛各有差,並狠狠誇了李承乾是個優秀的太子。”
“就這樣,從貞觀三年,一直到貞觀十年,李承乾在太子的位置上,幹得幾乎挑不出一點錯誤。”
“然而從貞觀十年六月,長孫皇后去世開始,一切就慢慢開始變了!”
“什麼?”
大唐。
二鳳聽到秦明話音的瞬間,整個人幾乎就要炸了!
他望著天幕上,秦明所說的長孫皇后三十六歲就去世的話,瘋狂的搖頭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朕的觀音婢,怎麼可能在貞觀十年就……”
她明明屆時也不過才三十六歲,還那麼年輕……”
“陛下……”就在這時,長孫皇后突然握住了他的手,語氣平靜的說道:“生死自有定數,陛下不必過於悲傷。”
“況且此時才貞觀三年,還遠沒有到天幕上仙人所說的臣妾去世的時候。”
“可是……觀音婢,朕一想到你將來會先一步離開我,我就……”
此刻的二鳳心痛得不禁淚流滿面,就連稱呼也是我,而非朕。
“母后,你怎麼樣了?”
就在此時,夫妻二人所在的太極宮外,太子李承乾帶著越王李泰,以及長樂公主李麗質三人飛快從遠處跑來。
看到李世民夫妻二人的瞬間,兄妹三人趕緊來到長孫皇后的身邊,詢問她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李世民看到太子李承乾前來,也是有些欣慰的看著他道:“想必你也看到了,剛剛天幕上仙人所說的 關於你母親會在貞觀十年六月去世的事。”
李承乾點點頭:“兒臣就是因為看到了,所以才和弟弟妹妹們一起,趕來看望母后。”
李世民聞言欣慰的點點頭。
至少現在,他對李承乾的表現很滿意。
自家這個兒子,有孝心,又能友愛兄弟姐妹 ,將來若是繼位,定然會是個明主。
同一時間。
齊國公府內。
正在和家人一起觀看天幕的齊國公長孫無忌也是一驚。
怎麼會?
自家妹妹,竟然會在貞觀十年就會去世!
這怎麼可能?
當即,他立即神情變得無比激動,也不看天幕了,當即快步邊走邊朝府內下人吩咐道:“來人備車,我要即刻入宮一趟!”
事關自家妹子的生死大事,他可做不到冷眼旁觀。
很快,車馬便匆匆備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