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始皇的反思,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並非傻子,他知道父皇這麼激動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大哥朱文正當初觸動了父皇的逆鱗,那就是謀反。

不管這是不是真的,眼看朱元璋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也不好再繼續說什麼。

秦明:“洪都之戰,朱文正率領吳軍死守了八十五天之後,終於等來了朱元璋親率的二十萬援軍。”

“而陳友諒方面,眼看洪都城已經拿不下,便將六十萬水軍部隊,全都撤到了鄱陽湖內。欲與朱元璋決戰。”

“朱元璋也不慫,同樣決定在鄱陽湖內解決陳友諒。”

“雙方戰端一開,朱軍水師所率領的小船,就完全不是漢軍巨無霸龍舟的對手。一連打了三天,吳軍都因為戰船不夠高大的緣故,一連多次被陳友諒所率領的漢軍擊敗。”

“就在此危難關頭,朱元璋的小舅子郭興對朱元璋諫言,表示欲破漢軍龍舟鉅艦,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採納其建議。當即組織起一支敢死隊,用七條小船,每條船裝載著火藥,趁著傍晚東北風掩護 ,直朝漢軍鉅艦衝去。”

“當是時,火乘風勢,船一靠近漢軍鉅艦,朱軍便點燃火藥。頃刻間,陳友諒巨船瞬間化作一片火海。”

“陳友諒大敗,帶著殘兵敗將向鄱陽湖口突圍,但奈何湖口早已經被朱元璋派兵堵住。就在突圍的途中,陳友諒被朱軍一箭射中,一代梟雄,就此殞命。”

“鄱陽湖之戰,最終由朱元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由此,也奠定了朱元璋一統南方的霸業。”

“公元1364年,朱元璋趁著陳友諒新死之際,派遣大軍一路逆江而上,攻打陳漢政權。陳友諒之子陳理出降。”

“一年後,朱元璋又派兵攻打剩下的張士誠,同樣的,張士誠軍隊也非朱元璋大軍對手,很快,張士誠也亡了。”

“之後,朱元璋又派兵兼併了同為東南割據勢力的方國珍。在掃滅東南群雄後,終於在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這天。”

“朱元璋,這個昔日的放牛娃,流浪街邊的乞丐,終於在群臣的擁護下,登上了帝位。建立了一個嶄新的朝代,大明!”

說到大明立國的那一刻,秦明的心裡,也不禁升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

那是一種久違的,揚眉吐氣的感覺。

另一邊,就在他介紹老朱精彩事蹟之餘,諸天萬界的天幕上。也跟著放出了老朱掃蕩群雄的畫面。

簡而言之,那是一幅令無數人感到震撼的場面。

眼看著天幕中一個個雄霸一方的諸侯,接連倒在朱元璋和他的大軍腳下。

各大位面的君主和皇帝,這才明白,他們所見證的,是一個偉大帝王的誕生。

秦朝。

始皇嬴政望著天幕上意氣風發的朱元璋,由衷的讚歎道:“朱元璋,觀此人的經歷,無疑和劉邦一樣,又是一位嶄新王朝的開國之君。”

“且就出身而言,他的悽慘程度,還尚在劉邦之上。真不敢想象啊,如此人物,居然真的能取得天下,當真是了不起!”

嬴政自謂平生還從未佩服過誰,朱元璋,絕對是值得他欽佩的一個。

“是啊。”李斯也跟著讚道:“朱元璋,是繼第五名劉邦和第七名劉秀之後,第三個以布衣黔首之身,取得天下的皇帝。”

“想來仙人之所以給我們講述此三人的經歷,也是在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輕視庶民的力量。”

嬴政點點頭,李斯的話,讓他再一次想起了之前觀看天幕時,所見到的大秦被六國黔首聯合起來覆滅時的場景。

想到此,縱然是強悍如他,也不禁開始對自己過往的種種行為進行反思。

嬴政嘆道:“看來朕以往真是淺薄了!總是以為,對待黎民黔首,只需要用嚴刑峻法來管束他們行事即可。”

“然而無論是劉邦劉秀,還是朱元璋,他們的事蹟無一不是在告訴朕。若是一味的壓榨百姓,使民不得安生。那麼這些最底層的人,就會聯合起來一同造反,甚至是推翻一個王朝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此,朕才第一次明白,為何扶蘇總愛在朕身邊唸叨儒家孟子所說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這句話。”

“是啊,不只是陛下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說來慚愧,臣也一樣。”

“時至今日,方能理解這句話背後所真正蘊藏的巨大含義。”始皇身邊,李斯同樣苦笑道。

這是兩個過往最堅信以嚴刑峻法治理天下的人,此時此刻發出的最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