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始皇的明悟
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始皇的明悟,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值此危難之際,煬帝遂下令號召天下兵馬趕赴雁門關勤王,時年十六歲的太原公子李世民聞訊後,一心報國的他隨即便響應入伍。”
“太宗趕赴雁門救駕時,時值隸屬於屯衛將軍雲定興麾下。當時是,雲定興及其麾下大軍,不過數千人,遠不是數十萬突厥大軍的對手。”
“就在此時,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展現出了他過人的軍事謀略。”
“他對雲定興說:今突厥敢以大軍圍困天子,無非是以為朝廷倉促之間,發不出援兵前來救援。倘若我軍以大軍綿延數十里,期間多豎旌旗,夜間也能使徵鼓相聞,則敵軍必然以為我援軍以至,必可不戰而走。”
“雲定興採納其言,果然奏效。突厥斥候見到前來救援的隋軍,誤以為是大軍主力,隨即便回報給突厥始畢可汗,始畢可汗權衡再三後,最終下令撤軍,雁門之圍就這樣不戰而解。”
秦明話音暫告一段落,隨即天幕上,便開始顯現出有關於隋末唐初李世民的事蹟。
隋開皇十八年,隴西郡,武功別館裡,一個嬰兒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開始呱呱墜地。
而這個嬰兒,就是未來的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漸漸的,隨著這個嬰兒的慢慢長大,身邊眾人開始發現,這個孩子天資聰穎,不僅學習任何東西一學就會,還一學就精。
直至四歲時,小小的李世民,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小神童了。
此時,忽然有個會看相的書生,來到李淵家裡,對其說道:“公,貴人也,其子也是貴子。”
隨即書生在李淵的帶領下,遍觀李淵諸子,直至看到幼年李世民時,其忽然來了一句,“此子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過二十,必能濟世安民。”
李淵聽罷,遂給次子取名世民。
寓意將來能夠濟世安民。
很快,小李世民在父親的庇佑下,茁壯長大。
直至十五歲時,他已經是一個身長八尺,衣著精悍幹練,而又不失華貴的英俊少年了。
李淵府中,一處馬場內,少年李世民正在場內練習著武藝與騎射。
少年先是演練了一番槍法,隨即翻身躍上一匹駿馬,手持寶雕弓,張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靶心,好不威風!
這正是少年十五歲時的李世民。
修文習武,世家子弟出身,好一副上層貴族的派頭。
可惜這樣美好的畫面並沒有維持多久,一年之後,在家的李世民忽然聽到了皇帝被困雁門的訊息。
於是不顧家人勸阻的他,毅然決然踏上了從軍報國的道路。
此後,便是雁門關救駕的名場面。
初出茅廬的李世民,僅僅使用計策,便輕鬆嚇退了突厥始畢可汗的數十萬大軍。
誠然,這其中突厥退兵的原因,更多的是始畢可汗收到後院起火的,不願久留的緣故,然而李世民出色的計謀,則是促成達成這一目的的重要因素。
…………
大秦。
始皇帝與群臣剛看完秦明對唐太宗開場的介紹之後,他便就對這個叫李世民的少年,給予了高度的讚賞。
嬴政嘆道:“自古出身貴族子弟者固然眾多,然而如李世民這般,僅僅十六歲就展現出少年英才的人物,縱觀古今,除了之前介紹的那個漢武帝時期的霍去病或可相提並論之外。”
“帝王中,確實再難找到第二個,像李世民這般一出場,就讓人感覺到英氣撲面而來的人物。”
“尤其是此人的封號,還是和寡人一樣都是秦王。這就很對朕的胃口了!”
“陛下說得極是。”繼嬴政之後,李斯也跟著站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道:“確實,如同天幕所示,畫面中這個名叫李世民的皇帝,光看這樣子,就知道此人將來,一定是個了不得的英雄人物。”
“尤其是他少年時,有相士者對其父李淵說的那句話,更是表明了,這個李家,將來一家都不會是池中之物,遲早要一飛沖天。”
“那是自然。”嬴政哈哈一笑,評價道:“能夠被仙人評價為最強帝王第二名的皇帝,李世民的能力,自不用多說。”
“且仙人在介紹李世民背景時就已經說了,當時在位的皇帝楊廣,因為大興土木,濫用民力,又兼對外征戰不利的各種因素,早已經將天下搞得一團糟了。”
“由此觀之,將來能平定天下,開創盛世者,必是這個李世民,不然的話,仙人也不會將此人的排名排的如此之高。”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