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八名第一位:大元世祖忽必烈
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第八名第一位:大元世祖忽必烈,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前了一大步。
此時的他,依舊在自顧自的在直播間科普著。
“公元1259年,蒙哥汗死於釣魚城,由於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忽必烈瞅準這個機會,隨即與兄弟阿里不哥展開汗位爭奪戰。最終,阿里不哥不敵被俘,忽必烈繼任蒙古大汗位,史稱薛禪汗。”
此刻的天幕中,畫面逐漸由蒙古南征變成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了汗位,雙方軍隊打得頭破血流的畫面。
最終忽必烈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成了蒙古大汗。
大唐,李世民看到這一幕。
直接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
該怎麼說呢,這個上榜的忽必烈人生經歷和他不說一模一樣,至少也有八九分像。
一樣的少年英才,一樣的能征善戰。
還一樣的組建自己的核心政治班底,最後就連兩人上位的方式,也都出奇的相似。
都是踩著兄弟的屍骨上位的。
“這個忽必烈,有點意思,在他身上朕彷彿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李世民下意識的感慨的說道。
臺下眾臣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只有魏徵,在聽到李世民的感慨後,敢於站出來說道:“陛下殺兄弒弟,已經是有悖人倫。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此臣為陛下羞愧也!”
一句話,把李世民大好的心情給說沒了。
李世民指著魏徵,氣不打一處來道:“魏徵,朕哪裡以殺兄弒弟為榮了。朕只是感慨,那忽必烈的人生經歷,與朕相似而已,這有何錯?”
魏徵依舊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正因陛下開了好頭,所以才會爭相引得後世之君的模仿。天幕不是說了嗎?那元世祖的楷模,正是陛下也。”
“臣以為,陛下既要做後世之君的楷模,就當以身作則,成為一代千古明君,只有這樣,後世人才不會盯著陛下殺兄弒弟的汙點不放。”
“臣之所諫言,皆是為了陛下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