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趙匡胤的野望,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洪武十二年。

朱元璋透過天幕,終是看到了自家老四登基時的畫面。

這一刻的他,該說不說,竟然覺得有些解氣。終於,還好是老四成功了。

不然要是換做朱允炆再繼續幹下去,大明估計得被這個逆孫給霍霍乾淨不成。

只是……不知道老四這個皇帝幹得怎麼樣?

雖然透過秦明給朱棣的排名,他猜想自家老四應該幹得還不錯。

但在結果未出來之前,不妨礙朱元璋對此感到無比好奇。

皇宮另一邊。

少年燕王朱棣也在看著天幕中,自己登基時的樣子。雖然天幕中的他登基時已經年過四十,但眉宇間透露出來的王霸之氣,還是令此時少年的他,感到震撼不已。

朱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羨慕,嘴裡忍不住呢喃:“想不到我竟然真的登上了那至尊之位!”

“永樂,這便是我以後的年號嗎?”

…………

藍星,系統直播間內,秦明對著螢幕喝了口水,繼續訴說著朱棣的故事。

秦明:“朱棣登基之後,改年號為永樂,是為明永樂帝。登基之初,為了鞏固統治,和朱允炆一樣,他上臺後不久,也對藩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大明。老朱聞聽此言一愣,隨即扭頭看向一旁的朱棣,眼神裡滿是驚訝。

“老四,聽仙人這麼說,你上位後也進行削藩了?”

對此,此時尚是燕王的朱棣搖搖頭表示:“爹,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

的確,現在的他,對未來發生的事,確實一無所知。反倒是對秦明說的話,感覺就像是在聽天書一樣。

秦明:“與朱允炆一上臺就大力削藩不同 ,朱棣的削藩手段,明顯要比朱允炆高明得多。首先,他先是將老爹朱元璋分封於邊疆的藩王,諸如,寧王,遼王,韓王等藩王以各種理由為名改封到內地。”

“然後又對周王,齊王,代王岷王等藩王,恢復他們爵位的同時,並削減其麾下兵權護衛。”

“給予他們榮華富貴同時,不使其掌握兵權。如此一來, 既避免了藩王們擁兵自重的隱患,也杜絕了皇室之間再起兵戈的可能。”

朱元璋:“確實,老四這麼做,雖然使藩王們沒了兵權,但至少保住了他們的富貴,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明。

老朱一邊看著天幕,一邊聽秦明說起自老四的行政手段,光是削藩這一項,他就覺得,老四還算有良心的。

至少沒有把弟弟們都弄到逼死的地步。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強過了朱允炆那個小王八蛋。

只是老朱轉念又一想,老四把邊塞藩王們都內遷了,那大明邊關,誰來鎮守?

要是北邊蒙古韃子再次南下襲擾邊關,那該怎麼辦?

想著,朱元璋再次抬頭望向天幕。

秦明:“解決了內部藩王造反的隱患之後,永樂登基之後的第二件事便是籌備遷都。”

“遷都?”

諸天萬界,所有皇帝在聽到此話後,都是一愣。

大秦。

嬴政表示不解:“這朱棣好端端的,幹嘛要遷都?莫非是嫌棄都城不好?故而要改遷他處?”

大漢。

劉邦同樣表示疑惑:“莫非這大明的都城,沒有定在關中,亦或是中都洛陽嗎?遷都,那可是大工程啊。”

大隋,大業元年。

剛登基不久,正意氣風發的隋煬帝楊廣在聽到朱棣要遷都一事後,瞬間表示遇到了知音。

他望著天幕中的朱棣,臉上忍不住的興奮。

“遷都嗎?這個我在行!這個朱棣,和朕想到一塊去了。朕也想遷都,把都城從大興遷往洛陽。不然僅憑關中之地,實在太難養活這大興城內的百萬人口。”

“只是不知,這朱棣遷都,是否選的地址和朕一樣,都是遷往洛陽。”

…………

大宋。

開寶八年位面。

解決完趙光義的宋太祖趙匡胤,正在一邊與兒子趙德芳看著天幕,一邊借天幕中仙人講述歷代帝王之事,來教育自家兒子。

透過天幕猛然聽到朱棣要遷都一事。

這讓老趙瞬間想起了幾年前,他與群臣談起的遷都一事。

當時的他就想過,要將都城從無險可守的開封遷往山河拱衛的天下之中洛陽。只是因為當時遭到朝中晉王黨的勸阻,這才將遷都一事作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