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來自第一太子的自信,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傢伙不明白,為什麼老爹能受到了魏徵這個噴子一天到晚的數落,還一副聽之任之的態度。”

“好吧,他確實不知道,其實他老爹李世民也受不了魏徵這個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魏懟懟的辱罵。”

“不過誰叫李世民得位不正呢,越是這樣,他就越渴望作出一番功績,來證明自己得位是最正確的。”

這一點,後世的明太宗和李世民有共同話題可聊。”

同時被點名的李世民:“……”

朱棣:“……”

“說回李承乾,在連續的高壓教育之下,小傢伙居然能夠安穩的長大,沒有一絲抱怨,屬實不容易。但是此時他的父皇,卻把重心放到了和他同母的二弟魏王李泰身上,並對李泰大加寵愛。”

“史書記載,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有多離譜。李泰出生就被爺爺封為宜都王。等到了一歲時,就被爺爺李淵封為一品衛王,要知道李世民當時也只是一品衛王。”

大唐貞觀位面。

李世民聽著天幕的介紹,想起老二李泰出生時,父皇確實很喜歡他這個嫡出的二兒子。

一出生就封為郡王,屬實是前所未有了。

對此,當時的他也感到很震驚。

而李承乾呢,從小就極為聰慧的他,已經能從天幕中李泰的受寵程度,推斷出了他以後大致的結局。

定然是父皇最後因為喜歡二弟,廢了他這個太子,最後改立了二弟為儲君。

只是讓小李承乾想不通的是,既如此,二弟當上了太子,又為何繼位的不是李泰,而是李治。

難不成這其中又發生了什麼變故不成?

他繼續朝天幕看下去,越看,他越發感到驚心動魄,父皇對二弟的寵幸,也太過了吧。

“貞觀二年,年僅九歲的李泰改封越王,並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軍事,揚州刺史。”

“俄兒又督越、婺、泉、建、臺、括六州,不僅不之官,(不去上任)封地更是多達22州!至於同時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6州。”

“貞觀五年,李泰在任揚州大都督的同時,又兼領了左武候大將軍一職。不用上任。”

“貞觀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餘官如故,仍舊並不之官。”

“貞觀八年兼領左武侯大將軍的同時,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職。根據《舊唐書·地理志》的記載,雍州即指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所轄之地,自此李泰又兼任了掌管西京長安的長官。”

“貞觀十年李泰徙封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然而唐太宗不僅捨不得愛子離開自己去封地,甚至還一度下詔想讓心愛的兒子搬進武德殿居住。”

“至此,李泰的受寵程度,已經達到了史書中所說的寵冠諸王的地步。然而,這都還不是最令人震驚的。”

“真正讓李承乾感到危機感來臨的 ,是李世民允許李泰成立文學館,可以自行收羅人才,相當於給了李泰可以自行開府的權力。”

萬朝帝王看到這一幕,有些腦子的帝王已經能夠猜到了,李世民如此做法,定然蘊藏大亂。

秦朝。

秦始皇嬴政道:“這名叫唐太宗的皇帝,朕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既然立了太子,卻又給老二如此大的權力,他就不怕有朝一日,太子和魏王兄弟相爭嗎?”

漢朝初年。

劉邦看到李泰,也想到了自己寵愛的趙王劉如意。

的確,他很喜歡趙王這個類似自己的兒子,但是劉邦卻不會,也不敢像李世民那樣,對劉如意極盡恩寵。

無奈的他最終只得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明朝,洪武十二年。

朱元璋此刻正在教導一眾兒子:“看到了嗎?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不愛長子,偏愛次子的下場,結果導致後面太子李承乾因為感到地位不穩而起兵造反。”

“雖然最李承乾失敗了,但導致李承乾造反的因,卻是李世民親手種下的。”

“所以咱才會主張立嫡立長,立標兒為咱的太子,對他更是無與倫比的信任 ,就是不希望標兒對自己的地位產生危機感。”

“同時給你們這些皇子們實行分封之策。讓你們替咱和太子戍守邊疆的同時,也好斷了你們奪嫡的心思!”

老朱這話說完,眼神直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