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臨終上疏,聞之動容的孫權,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倚欄聽風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無語歸無語。

有一說一,他也覺得這個孫登是真的優秀,能夠讓朝野和兄弟都傾心佩服的太子,縱觀歷朝歷代,可並不多見。

這一點,不只是他贊同。

其他位面的皇帝們也大都認同,對孫權的這個太子孫登感到十分的滿意。

秦明接著說道:“可惜的是,如此賢明的太子,卻只活了三十三歲就去病逝了,令人感到惋惜。”

“而最令人動容的,還是孫登臨死前,給孫權上的一道臨終上疏,疏中更是表達了他對父皇的愧疚與期盼。”

此時的天幕影片中,隨著秦明的講述,畫面最終來到孫登臨終前的這一幕。

躺在床上的孫登,明明已經病得骨瘦如柴,氣若游絲了,還不忘讓人將他的臨終遺言寫成奏疏上呈皇帝。

“臣以無狀,嬰抱篤疾;自省微劣,懼卒隕斃。臣不自惜,念當委離供養,埋胔后土,長不復奉望宮省,朝覲日月。生無益於國,死貽陛下重慽,以此為哽結耳。”

“世聞死生有命,長短自天,周晉、顏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況臣愚陋,年過其壽,生為國嗣,沒享榮祚,於臣已多,亦何悲恨哉!”

“方今大事未定,逋寇未討,萬國喁喁,繫命陛下,危者望安,亂者仰治。願陛下棄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黃老之術,篤養神光,加羞珍膳,廣開神明之慮,以定無窮之業。則率土幸賴,臣死無恨也。”

“皇子孫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諸葛恪才略博達,器任佐時。張休、顧譚、謝景,皆通敏有識斷,入宜委腹心,出可為爪牙……”

“……臣重惟當今方外多虞,師旅未休,當厲六軍,以圖進取。軍以人為眾,眾以財為寶,竊聞郡縣頗有荒殘,民物凋弊,奸亂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聞為政聽民,律令與時推移,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採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

“陸遜忠勤於時,出身憂國,謇謇在公,有匪躬之節。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忠於為國,通達治體。可令陳上便宜,蠲除苛煩,愛養士馬,撫卹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內,遠者歸復,近者盡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臣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故子囊臨終,遺言戒時,君子以為忠,豈況臣登,其能已乎?願陛下留意聽採,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許都,司空府內。

曹操看完天幕上孫登臨死前,還不忘上呈給孫權的這一道上疏。

即便是敵人之子 ,這一刻他也不禁動容的感慨道:“真賢君也!以往孤覺得自己的繼承人曹昂,曹衝都很優秀,如今看來,比起孫權的這個太子孫登,只怕是也要稍遜一籌。”

“孫登臨終而不忘國家大事,上疏諫言孫權,更顯其忠孝之心。尤其是那句:願陛下留意聽採,臣死之日,猶生之年。令人聞之,無不涕淚也!”

“也幸哉孫登最後沒能活到登基,不然的話,東吳又將會出現一個賢明的君主,那對於我曹氏來說,則又將會面臨一個強大的敵人。”

這或許是老曹唯一能感到慶幸的地方。

那就是孫登的命太短了沒能對他曹家的江山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

…………

同一時間,吳郡,會稽太守府內。

孫權聽著天幕上秦明對孫登的評價,既高興於自己將來,能擁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兒子。

又被孫登臨終前的上疏,感動得一塌糊塗。

那可是他的兒子啊,臨死了,都還不忘勸他保養身體,勤政愛民,勿負天下臣民之望。

擦了擦眼角溢位的淚水,孫權轉過身對母親吳氏說道:“母親,兒決定了,在不改變歷史的前提下,等登兒出生之後,我一定要好好栽培他,必不使他英年早逝,成為遺憾!”

吳夫人聞言,說道:“權兒你的想法我明白,可如今,登兒生母還不知道在哪兒呢?再說了,將來人家可是用命生下來的兒子,現在願不願意入咱家門還未可知。”

一旁的徐氏聞言,說道:“母親說得極是,夫君現在你即便現在知道了將來會發生的一切,但目前來看,也於事無補啊!”

“妾以為,與其將希望寄託於將來,還不如珍惜眼前人為好!”

徐夫人這話說得已經很明顯了。

她現在是孫權的正妻 ,自然希望孫權將一顆心都放在她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