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該有的歷史地位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三章 該有的歷史地位,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苦拼接而成的那麼一個‘對一個歷史時期社會風貌全面反映’的史詩框架,這個框架裝滿了人物和故事,但並沒有用鮮血打上的印記,在我看來,它是空洞的。”
甚至有人認為這部作品涉及歷史傾向性問題,“一部反映中華民族近現代史的文學作品,從中只看到傳統的宗法文化的作用,卻幾乎看不到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化的影響,這不能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實。”
因為小說大火,1990年10月,《白鹿原》書在京召開的研討會。
研討會很成功,會議上,幾乎都是對《白鹿原》的誇獎。
會後的晚上,姜玉樓找到他住的賓館,主動與他商議《白鹿原》出版合同的事。
姜玉樓給的建議是用版稅計酬,《白鹿原》計劃首印十萬冊,目前徵訂數目已然近一萬五千冊,在1990年的新華書店發行徵訂已是令人鼓舞的大數了。
按百分之十的版稅和近十三元的書價算下來,他能拿到十三萬的稿酬。
版稅制在國內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但對陳中實來說,還很陌生。
他尚未用版稅方式拿過稿酬,問了半天才弄明白其中的好處,自然是樂意的。然而更令他感動的是姜玉樓替他所做的謀算,以至於如此細心。作為一本書的作者,面對這樣體貼入微的好朋友,再說什麼感謝之類的話都顯得多餘而俗套。
陳中實可能也想不到,小說出版後,他的命運迎來了巨大的改變。
11月,《白鹿原》正式出版,短短四個月就發行58萬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