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慷慨大方姜老師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四十六章 慷慨大方姜老師,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家和其它職業並不相同,對物質的需求比較少,但一個好的環境對作家的創作還是很有幫助的。目前來看,柯雲璐的家庭條件並不好,兩口子雖說吃喝不愁,但擠在廠區的小房子裡也太過憋屈。就這環境,比幾年前的梁曉生還差。
不過,柯雲璐只要在忍耐到發稿酬,生活環境就會大變樣了。
《夜與晝》肯定是要發表的,按照《最文學》的稿酬標準,柯雲璐這一部作品就能拿九千多塊的稿酬,這麼一大筆錢,足夠他換一套大房子,並且還有剩餘。
實際上,柯雲璐的生活很快發生了變化。
如果說《新星》的發表讓柯雲璐成了文壇的一顆新星。
那麼,隨著電視劇《新星》的收視火爆,以及《最文學》第三期增刊《夜與晝》的發表,使得柯雲璐一下子成了山西最為炙手可熱的作家之一。
這天,柯雲璐和妻子正在家裡洗衣服,打掃衛生,突然聽到房子外面吵吵鬧鬧的,不過他們一向不喜歡多管閒事,因此也不想去外面看熱鬧。
只是,很快夫妻兩人就聽到了一陣敲門聲。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眼中的疑惑。
夫妻兩人都是作家,不過性格恬淡,也不喜歡走街串巷,因此很少有人拜訪。外面又如此吵鬧,敲的還是他們家的門,顯然都是奔著他們來的。
上次這麼熱鬧,還是柯雲璐發表《新星》的時候。
不過,這都過去了兩三年,按說也不應該啊?
帶著一絲疑惑,他的妻子羅雪珂走到院子,開啟了大門。
開門後,她驚訝地發現,廠裡的領導都來了,有廠長還有書記,甚至他們似乎不是在場中官兒最大的。
“領導,快進。”羅雪珂一邊將領導迎接平房,一邊衝著屋子裡喊道:“雲璐,快出來,廠長和書記來了!”
她喊了一嗓子後,柯雲璐才將腦袋從裡屋探了出來,看到幾位長領導後,便慌里慌張地跑了出來。
只是,還不等他打招呼,幾位廠領導已經面帶笑容,迫不及待開口介紹了起來:
“哎呀,柯雲璐同志,你最近可是給我們廠長臉了,不僅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在全國播放,新書也火了,就連市領導都來了!”
夫妻兩人有些發懵,然後才從領導口中知道了最近外界有多熱鬧。
要說最近新近發表的,在讀者口中最火的小說,那麼非柯雲璐的《夜與晝》莫屬。
柯雲璐不是無名小卒,之前的長篇小說《新星》本就有著不少擁躉,加上近期由原著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新星》的熱播,更是讓他的人氣進一步飆升。
不過,人氣這東西很玄妙,不僅要靠作品說話,還需要用一部部作品維持住。
而維持了他名氣,並且給他的熱度舔了把火的正是《新星》的續作《夜與晝》。
有《最文學》的名氣和渠道加持,加上《新星》續作的噱頭,以及改革文學的受眾非常多,很快《最文學》第三期增刊變得炙手可熱。
很多大學生在圖書館、在宿舍或在樹蔭下競相傳閱一本本被翻得髮捲的《最文學》雜誌,上面刊登的正是長篇小說《夜與晝》。
如果是現代,《新星》和《夜與晝》這樣的小說在大學校園裡可能有讀者,卻不會有如此盛況。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這一代大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他們不吝於談論政治,如果政府有做得好的,他們會誇獎,有哪裡不到位,他們也會公開批評。在這個年代,他們是真的敢於貼大字報的。
正是這種對政治的參與感,讓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對改革文學特別感興趣。
甚至有連著看過《新星》和《夜與晝》的老師是這麼說的,“如果想了解華夏當代社會,想了解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不平衡心理及掙扎,想了解不同年齡段人之間的觀念嬗變與衝突,想了解當代華夏人性扭曲的特殊歷史以及時代陣痛,不可不看這兩部書。”
在這兩部書中,柯雲璐以百萬字的浩瀚篇幅描繪了京都近二百個人物、幾十個家庭、十幾個大院,上至高官達貴,下至貧民百姓、三教九流無所不有,把一個八十年代的京都活脫脫端了出來。
當然,由於他創作這兩部作品的時候只是棉綸廠的工人,他對基層可能會有了解,對頂層建築的瞭解則太過片面,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兩部作品足夠優秀,並以強烈的現實感吸引著廣大青年讀者。
柯雲璐性格靦腆,不太擅長應付人情往來。
好在,作家身份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