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個‘麻煩’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個‘麻煩’,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韋廠長心中卻對張億謀寄予了厚望,雖然張億謀畢業沒多久,但他的獨特視角和歐洲三大獲獎影片的拍攝經驗,或許能為這個專案帶來不一樣的東西。於是,韋廠長決定利用即將赴京開會的機會,親自出面與張億謀取得聯絡。
沒成想,計劃不如變化,張億謀與燕影廠的矛盾意外地為他鋪設了一條順利的道路,使他得以將人帶回廣西。
韋廠長的計劃在張億謀心中激起了強烈的共鳴。然而,他深知,要讓這個拍攝專案成為一部經典電影,作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沒有一個出色的劇本是行不通的。
於是,他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名字——姜玉樓。
張億謀與韋廠長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親自出馬,誠邀姜玉樓加入這個專案,執筆創作這個劇本。一旦劇本完成,他便能帶著它回到廣西,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負。
姜玉樓靜靜地聽完張億謀的陳述,目光停留在他那充滿懇求的面上,沒有立刻表態。他的沉默讓空氣似乎凝固了片刻,但並未讓人感到壓抑。
“那麼,這部‘原著’是小說嗎?”姜玉樓的聲音沉穩而富有磁性,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張億謀的臉上閃過一絲喜色,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急忙回應道:“姜老師,其實是一首郭小川同志的長詩。”
說著,他從隨身攜帶的資料夾中取出了一本《長江文藝》的雜誌,小心翼翼地翻到了印有原詩的那一頁,然後恭敬地遞給了姜玉樓。
雜誌的紙張略顯陳舊,但字跡清晰可辨。長詩的文字躍然紙上,每一行都透露出詩人深深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姜玉樓接過雜誌,微微點頭,表示感謝。他的目光在詩行間遊走,彷彿在品味一杯陳年老酒,細細品味其中的醇香。
“一個傲慢的犯人
這是火烈的戰鬥裡,
一塊陰鬱而不安的小天地;
這是生活的廣闊的海洋上,
一篷行將沉沒的船隻;”
整個房間陷入了短暫的寧靜,只有窗外的風聲和內心的波瀾在輕輕作響。張億謀緊張地等待著姜玉樓的回應,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這首詩姜玉樓很熟悉,作為這個年代人,以前也看過這部作品。
相比郭小川同志此後創作的名篇《甘蔗林—青紗帳》《祝酒歌》《廈門風姿》等,《一個和八個》形式上可能不那麼新穎、奪目,但卻充沛著更加內在的張力和人性的魅力。而這首詩的經歷,也使其負載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文學的範疇。
長詩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政治教導員王金蒙冤受審,被投入戰時監獄,和一個奸細、三個慣匪、四個逃兵這八個“人渣”關在一起。王金受到雙重的折磨:一邊是“難友”們對他的侮辱謾罵,另一邊是革命同志對他的懷疑與仇視。而王金忍辱負重,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黨的事業。“真理的巨大力量”“能給一切黑暗的角落以亮光”,王金以自己聖徒般的言行感動了匪兵,喚醒了沉潛在他們心中的人性,啟發了他們的民族覺悟。最後,在寡不敵眾、我軍傷亡慘重的危急時刻,王金帶領其他犯人奮勇殺敵,終於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無辜,大多數兵和匪也用行動甚至生命贖清了自己的罪過。
這首長詩的主題,可以概括為“冤屈和忠誠”,這是“關於一個人的忠誠受到懷疑,在極度危險和冤屈中,用血和生命去證明自己清白無辜”。這樣的主題,在特殊時期前的革命文學史上是罕見的。
同樣,這部作品的“問題”很多。
《一個和八個》初稿的寫作十分順利,儘管是用夜晚和其他工餘時間,但一千二百餘行長詩,只用了兩週時間。1957年5月初稿完成,11月到12月又費心修改了一番,修改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怎樣儘量使主人公王金的蒙冤和被自己人判處死刑更為合情合理。
完稿之後,作者送給不少朋友看,還曾投給《人民文學》和《收穫》等刊物,結果均被退回。
後來特殊時期到來,作者更是遭到了嚴厲的批判,以至於這部作品發表已經是79年的事情了。
這部作品非常麻煩,姜玉樓心裡是一清二楚。
原作者遇到的麻煩,他們這些後來人雖然不會再遇到,但是其中的阻礙依舊存在。
不過,他雖然知道根據這首長詩做一個劇本會很麻煩,卻也願意承擔這樣的麻煩。
姜玉樓看著依舊忐忑不安的張億謀,堅定的說道:“億謀,這個活我接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