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店都排起了長龍。
一問之下,他們才知道這些人之所以排隊是為了購買《最武俠》。
短短几天時間之內,各地書店門口的搶購潮此起彼伏。
《最武俠》一經發行便受到了市場如此巨大的歡迎,這對於剛剛創刊的《最武俠》來說,無疑是個絕好的訊息。
得到了反饋的姜玉樓,心情無比振奮,他知道自己的決策又一次成功了。
《最武俠》編輯室的幾個年輕編輯最近也心情大好,他們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如今武俠小說類雜誌在圖書市場一炮而紅,大家的心氣也提了上來對於《最武俠》的前景更加看好。
只是,漸漸來自讀者的吐槽也傳播開來。
原來,《最武俠》的《射鵰英雄傳》是從頭開始連載的,問題是這部小說的前半部分已經在《武林》上連載過,《最武俠》的做法雖然沒有錯,卻讓看過前半部分的讀者感到鬱悶。
不過,抱有這種想法的讀者只是少數。大多數讀者要麼忘了之前的情節,要麼想重溫一遍,從頭開始看,對《最武俠》的做法並不反感。
武俠小說突然成為一種熱潮,無數讀者對此類小說如飢似渴。只可惜金庸等作家的小說版權都在《最文學》手裡,市面上能買到的都是盜版小說。
這類小說不能堂而皇之地發行,影響力較為有限。
金庸武俠小說的魔力是驚人的,在那個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還很貧乏的年代,無法數得清到底有多少人因為看《最武俠》知道並迷上了金庸,並從對武俠小說的迷戀,進入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又有多少人對一本雜誌望眼欲穿,心心念念。
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武俠熱,就連《最武俠》的編輯也不能免俗。
《最武俠》創刊後不久,去年畢業後來到《最文學》編輯部的趙慧有幸成為了《最武俠》編輯室中的一員。
於是,她享受到一個“福利”,拿著尚未出版的《射鵰英雄傳》稿件影印件回家,一家四口共享。父母比她先看完,哥哥和她挑燈夜戰,她自己用了不到10天將整部小說翻遍。
遠在繁昌縣的趙振是公務員,他平時不怎麼喜歡看小說,《最武俠》發行一週後,他無意間在朋友家發現了《射鵰》連載,一看之下,他徹底迷上了這部小說。
“世界上還有這麼神奇的故事”。
此前,他所接觸到的仍是《七俠五義》等傳統武俠小說——“如果說前者是R級特效片《指環王》,那後者還停留在動畫片《機器貓》這個水平。”
只是一期雜誌只連載幾章,實在看不過癮。
不過,還是那句話,他即使想看全本也不容易。
在這個年代,只要有條件,對武俠的喜愛幾乎是不分年齡的。在陝西讀高中的汪謀偶然間在同學家看到了《射鵰》的連載,不過,因為金庸小說,《最武俠》在周邊人手裡的輾轉時間幾乎不超過一天。
這也造成了他還沒看過癮,雜誌就傳到了其他同學手裡。
嗨,這個年代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武俠小說就是這麼火。
四月份,《最武俠》期期大賣,已經成了時下最火的期刊雜誌之一,並且為《最文學》雜誌社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和名氣。
就在《最武俠》和其連載的武俠小說熱度飛漲的時候,83版《射鵰英雄傳》終於在全國五十多個電視臺同時放映。
金魚衚衕,早就得到訊息的姜玉樓和家人早早就守到了電視機前。
“依稀往夢似曾見
心內波瀾現
拋開世事斷愁怨
相伴到天邊
……”
由羅文和甄妮合唱,那首曾經非常熟悉的歌曲《鐵血丹心》響徹耳邊。
多少年了,再次看到這部經典的金庸武俠電視劇,姜玉樓心裡還是有著不小的感慨。
作為改開以來內地引進的首部古裝武俠劇(第一部武俠劇為《大俠霍元甲》),83版《射鵰英雄傳》真正開啟了一個時代。
有趣的是,這部劇在香港的口碑卻沒有那麼好,金庸先生甚至對它頗為反感,因為其對原著做了諸多改編,卻不合原作者的心意。
那時的人們不會想到,以後若干年,關於金庸劇的改編和翻拍會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和現象,直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審美習慣和欣賞觀念。
不過他沒有感慨太久,便握著妻子的手,和家人們沉浸在了電視劇情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